本报记者 索晓灿
在学术会议室内,300多个座位不够坐,就在后面加一排简易座椅;但这样座位仍然不够,大家就席地而坐,会议室内的楼梯上也坐满了人。 6月2日,国医大师张磊参加了国医大师张磊教授治疗痛风经验研修班,并就《涤浊法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讲解。600多位来自省内外的基层医务人员现场聆听了讲座。好不容易有机会见到张磊的外地患者,在张磊讲课结束后追着他到会议室外求诊。 国医大师张磊教授治疗痛风经验研修班是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风湿骨病科主办。当天,河南省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中药定点介入治疗风湿骨病研修班同期举行,会上还成立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风湿骨病专科联盟,以及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分会骨病学组。据介绍,这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实现医疗资源下沉的重要举措,也是履行落实三级医疗机构帮扶带动基层技术提升的责任和义务,是目前深化医改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实现医疗资源共享,让“专科联盟”真正为群众带来实惠和便利。 “孙老师,您好!我想向您请教一下颈椎病的辨证论治。”在研修班上,学员们积极向授课老师孙玉信提问。国医大师张磊的高徒、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肝胆脾胃科孙玉信讲授了张磊临证八法之一——疏利法的临床应用。 “颈椎病是广义的病例。我认为,对颈椎、腰椎发生病变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一是肌肉层面,在临证中观察是否存在肌肉层的病变,这需要从脾论治。二是筋的层面,需要从肝论治。三是骨的层面,椎体的增生、压迫等都容易导致颈椎、腰椎疾病,需要从肾来论治。” 这是一场学术大会,更是一场面向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会。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风湿骨病科主任周淑娟认为,面向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尤其是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技术的实用性要强,要让基层医务人员最快、最高效地掌握这些技术,这不仅能激发他们学习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热情,更能提升他们对中医药的信心,增强中医自信,在基层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更好地服务百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