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卜俊成 通讯员 王小丽 卢祎舟
虽然冬春季节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的高发期,但是在夏秋时期对流脑也不能掉以轻心。那么,该如何正确科学地预防流脑呢?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表示,当前预防流脑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而针对流脑的治疗,要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防病情恶化。 据了解,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典型临床症状包括高热、头痛、喷射状呕吐、脖子发硬等,冬春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该病主要通过患者或病原体携带者打喷嚏、咳嗽的飞沫形式传播。导致流脑的病菌可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等,引起脑部损伤而遗留听力下降或耳聋、智力低下等后遗症。 幼儿、儿童和青少年最容易感染流脑,特别是生活、学习环境拥挤的人群。近年,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和中小学生是流脑发病的主要人群。由于流脑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多、传播快、来势凶猛、危害性大,当患儿出现高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该如何预防流脑呢?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表示,虽然流脑发病迅速,病情转变快,但是只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该病是可以有效预防的。一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二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注意平衡饮食,保证充足休息。三是如果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如果是确诊为流脑,应对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 此外,尤其应注意的是,当前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脑最有效的方法,疫苗种类包括A群、A+C群等。其中,婴儿在6~18个月时接种第1剂、第2剂A群流脑疫苗,两剂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3岁时接种第3剂,与第2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年;6岁时接种第4剂,与第3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年。 A+C群流脑疫苗的接种对象为2岁以上的人群。已接种过1剂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已接种2剂或2剂以上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最后1剂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按以上原则接种A+C群流脑疫苗,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