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92岁的李老先生 本报记者 刘 旸 通讯员 郭晓阳
92岁的李老先生曾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多次负伤。 近日,李老先生晨起时不慎摔倒,导致左髋部和头部疼痛,而且左髋关节活动时疼痛剧烈;由120急救车送至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骨科一病区治疗。骨折导致的剧烈疼痛,加之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李老先生连声呼喊,十分痛苦,可他不愿因此卧床不起的意愿却非常强烈。 于是,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骨科一病区主任陈长安和主任医师李建甫、蔺卓华立刻组织科内讨论,对李老先生的病情进行详细分析,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保守治疗需要李老先生卧床3个月,且因股骨颈骨折血供受到破坏,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概率较高,卧床制动也无法保证骨折能够愈合。老年人长期卧床还会引起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褥疮、血栓及心、脑、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严重时将危及生命。而手术治疗,存在围手术期风险,李老先生无法很好地配合治疗,术后可能发生关节脱位、假体周围骨折、血栓等并发症;手术成功后,可以保证李老先生能早日下床进行功能锻炼。 在与李老先生的家属充分沟通治疗方案并征得其同意之后,陈长安团队决定为李老先生实施“左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争取帮助李老先生战胜骨折,恢复行走功能。 于是,在麻醉团队、手术团队、骨科治疗团队的通力合作之下,李老先生接受了一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整个手术过程顺利、安全。李老先生生命体征平稳,清醒后返回病房。 不过,手术过程的成功,远不能让李老先生安全下地活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骨科大手术之一,术后极易出现摔伤、血栓、关节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为此,陈长安治疗团队专门指导李老先生的术后锻炼,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让李老先生无痛锻炼,并叮嘱李老先生的主管医生严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护理团队也全力为李老先生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全天多次为他翻身、排痰、活动关节,为李老先生的康复付出了很多努力。住院期间,李老先生多次为医务人员竖起拇指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