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梅花针法治疗咳喘
湿寒病之慢性气管炎的治疗
单方验方
临床巧用三子养亲汤
中药泡脚的益处
转变观念 引导精神病患者正确就医——访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精神科四病区主任奈效祯
新乡医学院副院长文建国:小儿遗尿的诊断和治疗
1
11 1 2018年11月2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转变观念 引导精神病患者正确就医——访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精神科四病区主任奈效祯
 


本报记者 董 菲  通讯员 席 娜

   “她总是这样对着人傻笑,整个人感觉很颓废,缺乏自信心!”近日,记者来到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采访时,遇到一位20多岁女性患者在家属陪同下来找奈效祯寻求诊治。
    当看到记者和其妹妹聊天时,患者起身走到一旁,不愿和陌生人有任何交流。
    据了解,患者有精神病史且家住外地。近日,患者由于婚姻问题,导致精神疾病复发。她在妹妹的劝说下,再次来到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救治。
摒弃溺爱
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病区是封闭的女性病区,收治的患者为重度精神病患者,以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主,也会收治其他比较严重的精神病患者,起病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奈效祯告诉记者,精神科医生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精神科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诊治患者,帮助患者消除精神疾病痛苦。
    采访中,奈效祯给记者讲述了一种目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近期,病区收治的病人以年轻女性居多,主要是由个性问题而引发的精神疾病;表现为情绪不稳定,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爱发脾气,摔东西,稍不顺心便打骂父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外出工作。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也疏于管理,子女就以为“啃老”理所当然。这种情况会导致年轻人出现个性方面的不完整、社会适应能力差,还会影响其价值观。
    奈效祯指出,上述现象在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耐心沟通
明确患者的精神症状
    小欣是一名独生子女,22岁。她被父母强制送到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精神科四病区进行治疗。
    “我就是这样啊!”小欣说,她就是不工作,整天闲逛。查房中,面对奈效祯的问诊,她轻描淡写地回答道,完全没有认识到自身问题所在。
    即便如此,奈效祯还是耐心地和她交流,细致地观察病情,慢慢引导小欣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
    奈效祯说:“精神状况检查是精神科医生的基本功。如果这项工作做得好,就能明确患者病情,对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小欣经过诊断后,被确诊为情绪障碍症。小欣经过心理治疗和系统药物治疗2个月后,痊愈出院。
    值得欣慰的是,小欣原来的错误行为模式逐渐被扭转过来,她也凭借自己的努力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转变观念
引导精神病患者正确就医
    “奈效祯主任内敛沉稳、内心强大,是我们科室的主心骨。”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精神科四病区副主任袁海说,在诊疗中,他能敏锐地发现患者言语中透露出来的信息,从中获取重要信息。
    “精神疾病患者的智力是正常的,只是思维和行为模式出现了紊乱。患者经过专业治疗后,病情得到改善,能够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奈效祯说,人们普遍对抑郁、焦虑等各种精神疾病有羞耻感,更不愿意谈起,总认为是一种很奇怪的病,精神疾病患者也常被人们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这是非常不正确的。其实,精神疾病和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一样,只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奈效祯说。
    奈效祯呼吁,希望人们能够把精神疾病和普通的内科疾病一样对待。精神疾病其实并不可怕,患者只要能正规治疗,大部分可以恢复正常生活。所以,我们应该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精神病患者,抛却猜忌和怀疑,舍去偏见和歧视,给精神障碍患者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