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严重皮疹与瘙痒的中医调治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
多喝洋葱汤 开胃降脂
单方验方
香附的功效与应用
郑州颐和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康可:青少年常见的运动损伤有哪些?
1
11 1 2019年6月25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严重皮疹与瘙痒的中医调治
 

□郭宏强

   黄某,男,5岁,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全身多发皮疹,瘙痒严重等,住院进行治疗。患儿因该病一直未愈,没有进行正常的疫苗接种。医生担心患儿可能发生麻疹,请求会诊。
    诊见:患儿一直哭闹,不配合,全身布满皮疹,部分皮疹出现脓点,皮疹鲜红,凸出皮肤表面,有抓破出血,眼睑浮肿,瘙痒严重,发热38.5摄氏度,饮食可,平素手脚凉,舌淡红、苔水滑,脉弦紧数。追问患儿病史,其出现皮疹前有感冒史。
    辨证:寒凝血瘀,内有郁热。
    处方:当归15克,桂枝9克,生白芍9克,细辛2克,通草5克,炙甘草3克,白鲜皮15克,地肤子15克,蝉蜕9克,乌梢蛇5克,荆芥6克,防风6克,麻黄3克,生姜3片,大枣2枚。共5剂,水煎,每天服用1剂。
    患儿当天晚上服药1剂,第二天早晨体温恢复正常,瘙痒明显减轻。第三天,笔者回访患者时体温其已经正常,瘙痒基本消失,皮疹亦减少,原先皮疹破损处有些已结痂。

方剂分析与个人感悟

   患儿感冒后出现全身皮疹,瘙痒严重,伴有发热,眼睑浮肿,舌质淡、苔水滑,脉弦紧数,可知外有风寒饮邪闭阻,内有郁热。患儿平素手脚凉,故以当归四逆汤加荆芥、防风、麻黄、细辛温化宣散在表之风寒饮邪;白鲜皮、地肤子、蝉蜕,疏散内郁之热并止痒;瘙痒较重加乌梢蛇,增强祛风止痒之效。患儿服用1剂后,热退而痒止。3天后随诊时,患儿皮疹、瘙痒亦消退。
    临床治病一定要进行四诊合参,追问患儿病史才知其感冒后出现湿疹和瘙痒。在诊治患儿时,因患病非常难受一般都不太配合诊治,故望诊与切脉则更为重要。该患儿不配合伸舌。因此,舌诊就不会太准确,脉诊则尤显重要。脉象弦紧数(弦与紧脉临床不好区分,必须结合问诊),可知外有表寒,而内有郁热。
    笔者记得,曾有一位中医学生问四诊哪个更为重要。其实,“望、闻、问、切”四诊须相互印证,有时需舍证取脉,有些需舍脉取证,而有时则需舍舌取脉,有时需舍脉取舌,故医者必须将四诊融会贯通,综合考虑。在用药剂量上,更要依据症状严重情况和脉象来判断。比如,笔者应用黄芪15~150克,主要依据患者乏力以及气促程度和脉象沉弱情况来判定;应用附子、川乌等大热且有毒药物时,依据患者畏寒程度与脉象微弱情况来综合考虑。因此,四诊合参后辨证施治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肿瘤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