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完备的古医方书——《普济方》
久病成医的乌梅先生
华佗与麻沸散
乌梢蛇
持脉有道疑是仙
1
11 1 2019年7月23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完备的古医方书——《普济方》
 

完备的古医方书——《普济方》
□郑玉平

   《普济方》是我国古代中医药史上最大的中医方书专著,它记录了大量的中医药方书,保存了明朝以前的大量医学文献,为我国的中医药学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普济方》并非某位医家原创,而是众多编者广泛搜集明朝以前历代各家方书、民间验方、单方,分门别类汇编而成的。领导编纂的人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明成祖朱棣的胞弟朱橚。
    朱橚,明代著名的方剂学家、植物学家,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
    少年时的朱橚好学多才,有远大的抱负,常想着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以名传后世。洪武三年(1370),朱橚被封为吴王,驻守凤阳;洪武十一年(1378)又被改封为周王,洪武十四年(1381)到开封任职。他政治上比较开明,到开封后,执行恢复农业生产的经济政策,兴修水利,减租减税,发放种子,做了一些有益于发展的事情。
    朱橚在青年时期就对医药很感兴趣,认为医药可以救死扶伤、延年益寿。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底,朱橚从流放地云南回到封地开封。他深知编著方书和救荒著作对于民众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就利用自己特有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在开封组织了一批学有专长的学者,如刘醇、滕硕、李恒、瞿佑等,作为研究工作的骨干;召集了一些技法高明的画工和其他方面的辅助人员,组成一个集体。他们大量收集图书资料,打下了“开封周邸图书甲他藩”的坚实基础。
    朱橚还设立了专门的植物园,种植从民间搜集的各种野生可食植物,进行观察实验。尽管他在建文初(1399)再次被流放到云南,但他从未间断有关方剂学和救荒植物的研究工作。
    《普济方》是朱橚对中医药学的一大重要贡献。据有关资料记载和统计,此书共168卷,分为1600论,收载药方61738首。
    《普济方》原来的刻本已经遗失,幸而清朝的《四库全书》将这本书收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普济方》就是《四库全书》中所载的。
    《普济方》在编撰形式上采取每论下既有疾病的论述,又有相应的方剂和治法,学者或医生只要依病查方,再在各个方子之间选择一下即可。因此,这是一本十分实用的方书。
    《普济方》搜罗广泛,保存了明朝以前的大量医学文献,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如李时珍在编著《本草纲目》时虽然浏览文献达800余种,但不少失传医籍他无法看到,幸亏《普济方》中有所摘引。《本草纲目》中所附药方源于《普济方》中的比例相当大。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惠民县胡集镇郑家村卫生室)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