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金灿 通讯员 陈玉博
86岁的老人20年前患癌,20年后再回医院,不为看病,而是为了完成多年的心愿…… 今年7月19日上午,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五病区和往日一样繁忙。 家住平顶山市的余老先生虽然已经86岁了,但他精神依然矍铄。这天,他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该院胸外科五病区。 走到护士站前,余老先生一眼就看到了自己一直记挂的许金良主任。余老先生赶紧上前,紧紧握住许金良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许主任,20年了,我终于见到你了,可能你不记得我,但我记得你,你是我的救命恩人。” 1999年4月,余老先生因吃饭时经常被噎,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是食管鳞状上皮癌,由于条件有限,当地医院建议转院治疗。于是,余老先生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找到了当时的胸外科副主任许金良。在住院治疗期间,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比较落后,科室一天只能做2台手术,余老先生的手术迟迟排不上。“这个病人是早期食管癌,较早手术对其有利。”许金良说。 在余老先生住院的第五天,许金良加班做了手术,这让余老先生心存感激。持续了5个多小时,手术成功完成。术后,余老先生在ICU(重症监护室)住了3天。从ICU出来后,躺在病床上的余老先生告诉许金良:“我有咽炎,鼻子里插着气管让我感到不舒服。” 考虑到病人恢复良好,许金良立即把气管拔了,并对余老先生说:“凡是让病人感到不舒服的,有副作用的,我们尽量不使用。”这让余老先生很感动。 住院期间,该院原胸外科护士长刘东英经常为病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以及饮食上的指导,“别多想,你这病治好了,以后该干啥干啥,啥事让我们开心我们干啥”。 经过20天左右的恢复,余老先生出院。临走时,他询问注意事项,并问是否需要化疗。许金良说:“手术切得很干净,没必要化疗,回家只需要清淡饮食,少吃多餐就可以。每顿饭少吃点儿,多嚼两下,一天吃四五顿。”直白的话语让余老先生觉得这位医生很真诚。直到20年后的今天,余老先生依旧用“实在”来评价许金良。 当问起为什么会选择在20年后来感谢许主任时,余老先生说:“这20年我做了很多事情,是许主任给我这些时间,是他让我活出了多彩人生。20年后我来到这里不仅是为了致谢,更是为了告诉他我活得很好。我想,这应该是对医生最大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