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老槐树下的村医故事 本报记者 王 平 通讯员 菲 菲 张 豪 文/图
核心提示:在平顶山市鲁山县的大山深处,有这样一个村落,全村192户村民不足200人,分别居住在大山的顶峰和半山腰处。由于地处偏僻等原因,6年间没有乡村医生;村民们遇到疼痛、感冒、发热等疾病,均无处就医。这个村就是赵村镇河南村。 为了解决村民看病难问题,赵村镇中心卫生院院长耿全洲带着村民的期盼,对“无医村”进行调整。从此,60岁的乡村医生赵国定背井离乡,开启了他的“心”生活,整日身背药箱,翻山越岭穿梭于村民之间,默默地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 然而,就在村民健康得到守护的同时,吃“百家饭”的乡村医生赵国定的身体却突然发生了状况,经过医生检查被确诊为胃癌。这个不幸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落。赵国定的疾病不仅让村民担忧,还让卫生院院长和中国人寿鲁山县支公司负责人担忧。 “传奇”人生是从这里开始的 在平顶山市鲁山县海拔800米的山脚下,坐落着一个不足200口人的村落。该村的村中央生长着一棵百年老槐树。无论白天还是晚上,这里的村民都会习惯性地坐在大树下面休闲和纳凉,在茶余饭后总是谈论一些“传奇”故事。赵国定吃“百家饭”的行医故事就是从这里传开的…… “赵国定患了胃癌,一边服药和化疗,一边还要做健康扶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等工作,他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让人感动。”赵国定的努力与付出得到了耿全洲的充分肯定。于是,记者驱车来到赵村镇,踏着赵国定的行医足迹,进行“寻找”。 据耿全洲介绍,以前河南村没有医生,村民遇到感冒和发热等疾病均无处就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耿全洲在乡村医生极缺的情况下,对外村的乡村医生进行综合调整。从那时起,河南村就有了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健康“卫士”。考虑到赵国定是背井离乡来到此村,为了让其生活舒适一些,该村支部的负责人为其新盖了村卫生室,购买了柜式空调、电脑、沙发、办公桌、档案柜等办公设备,每天的水电费由村委会承担。 吃“百家饭”的乡村医生赵国定 “今天中午做的是蒜汁捞面条,俺又特意炒了两个菜,让赵医生在俺家里吃上一顿饭。赵医生为人真诚、善良,自从他来到我们村,不管谁家有人患病,他总是随叫随到,就连山顶上住着的70岁以上的4位老人和一个单身汉,赵医生都会翻山越岭去为他们检查身体和免费送药。因为健康扶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比较繁琐,村民治病需要赵医生,赵医生辛苦了。”李德峰老先生一说起赵国定,就有说不完的话题。 “赵村镇河南村里有192户村民。两年多来,每家每户的饭俺都吃过,甚至有些村民家的饭已吃过好多次了。”赵国定说,“有时候,我去村民家里随访,出诊看病,正好赶上吃饭点,村民就热情地邀请我留下来,与他们一起吃饭。时间久了,俺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吃“百家饭”的村医。” 他的疾病牵着领导及村民的心 “赵医生,您大娘和大伯以及全村的父老乡亲,听说您身体不好,都想来看您!”前不久,为了迎接管理部门对健康扶贫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检查,连续多日加班的乡村医生赵国定,突然觉得身体有一些不对劲儿,连饭都咽不下去了。后来,赵国定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医院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令家人大吃一惊;之后,他又来到省级大医院进行检查,结果还是被医生确诊为胃癌。 这犹如五雷轰顶,一向内心强大的赵国定突然之间“瘫”了下来。面对来看望他的亲人和朋友们,他泪如泉涌。后来,经过亲人不断开导与安慰,赵国定慢慢地调整好心态,按照医生的要求,一边服药和化疗,一边做好健康扶贫工作,同时还坚持为村民治疗疾病。 赵国定得病的消息不仅牵着全村父老乡亲的心,更牵着中国人寿负责人的心。7月19日,中国人寿鲁山县支公司副经理王金红,带领乡村医生办公室主任徐鲁菊来到赵国定的村卫生室看望他,并送来营养品和慰问金。他们的到来让赵国定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赵村镇河南村的这棵老槐树,经历了百年风雨,记录着人世间的点滴故事,诉说着人世间的喜悦与快乐,更有讲述不完的人世间的精彩和“传奇”故事。

赵国定(左一)带病为村民看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