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患者 消除ICU综合征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李志恒
在重症监护室(ICU)里,活动受限,24小时都处于各种仪器噪声和报警声的包围中,与亲人隔离,不能正常沟通,情绪压抑,还要忍受各种侵入性操作……这些都会使患者焦虑、躁动,甚至产生一些异常行为反应和认知能力的改变,发生ICU综合征。 ICU综合征是指患者进入ICU后,由于ICU特有的治疗环境以及患者自身的疾病因素等,引发精神症状,导致急性或波动发作的知觉降低、感觉错乱、睡眠觉醒周期混乱、定位障碍错乱以及记忆力减退等。 ICU综合征的发生不仅会提高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 这里面有很多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但并非不可改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态度和信念的培养 通过相关培训,使护士对ICU综合征及其并发症有系统了解,转变“ICU综合征不需要干预”的观念,自觉关注它的发生,定期评估,做好预防。 二、行为指导 保持ICU环境干净整洁,关闭暂时不使用的仪器设备,将报警声音量稍调低,尽力做到“四轻”,减少带给患者的干扰,妥善安排治疗操作时间。 反复给患者进行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在患者病情允许时,鼓励患者在床上活动或参与生活护理。 加强基础护理,尊重患者隐私,使患者感到被尊重,减少不安及抑郁情绪。 研究表明,ICU综合征的预防比防治更重要,寻找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采取对症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三、治疗原发疾病,排除诱发因素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早期评估精神障碍的发生因素,控制感染和低心排综合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 四、做好心理护理,加强人文关怀 ICU有别于其他普通病房,不允许家属陪护,患者极易产生恐惧感,缺乏归属感。 因此,医务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对于意识清楚的患者,可向其介绍病房环境,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干预措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失去语言表达能力的患者,可运用表情动作,用纸笔加强非语言交流,尽可能满足其需求。 五、运用音乐疗法,寻求家庭支持 在病情允许时,可让患者听听轻音乐,缓解交感神经的过度紧张;指导家属保持情绪稳定,不要把紧张、焦虑的情绪带给患者,在探视时多抚慰、鼓励患者。 ICU综合征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在护理工作中,我们要注意多元文化的渗透,从多方面入手,给予相应支持及干预措施,减少其发生率。 几乎每一个从ICU出去的人都视ICU为“鬼门关”,但我们仍旧希望可以尽微薄之力,帮助患者减轻哪怕一点点痛苦,使他们不至于“谈ICU色变”。
科室简介
重症医学科、内科、外科ICU,1998年7月成立,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重症医学专科协作单位,医院重点培育学科。该科拥有奥林巴斯P60纤维支气管镜、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仪、胰岛素泵、有创及无创呼吸机、迈瑞心电监护仪、转运呼吸机、静脉微量泵、胃肠营养泵、无创颅内压监测仪等设备。 收治的病症及病种:休克、多发伤、复合伤、MODS(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脓毒症、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颅脑损伤等急危重症疾病、严重创伤、老年术后、大手术后及围手术期需加强监护的患者。科室开展监测及支持技术数十项,包括机械通气技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技术、持续血液净化技术、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颅内压监测、心脏除颤术等。 咨询电话:0371-859650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