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三版:临床荟萃
 上一版    下一版  
脊柱转移癌的治疗:从分离手术到整块切除
对高效价冷凝集素的处理
直肠癌术式的选择
覆膜支架植入术救治患者
1
11 1 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对高效价冷凝集素的处理
 

对高效价冷凝集素的处理

王平平 郭丹丹

病例

    患儿张某,男,45个月,因大叶性肺炎入住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儿二科,各项检查结果提示感染较为严重,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医务人员考虑患儿病情危重,遂将其转入PICU(儿童重病监护病房)治疗。

    患儿PLT(血小板)一直下降,达到危急值,我们预约了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我们抽取血样送至输血科,在进行血型鉴定时发现正反定型不一致(试管法)。

分析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情况,原因较多。那么,患儿是何种原因造成的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呢?

    患儿肺炎支原体检查结果为阳性,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RBC(红细胞)计数降低,而HGB(血红蛋白)正常,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升高,发生冷凝集时,红细胞聚成小簇,RBC计数降低,但对HGB影响不大,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HGB(正常)/RBC,故MCH升高,MCHC=MCH/MCV(平均红细胞体积),故MCHC升高。经过分析,我们考虑是冷凝集素造成的。

    冷凝集素(冷反应型抗红细胞抗体)大多数是IgM(免疫球蛋白M)型抗体,少数是IgG(免疫球蛋白G)型抗体,发生反应的最适合温度是4摄氏度,在20摄氏度以下可以凝集自身RBC,加温至37摄氏度又会和RBC分开。冷凝集素大多数是不完全抗体,少数是完全抗体。

    而红细胞膜表面物质的构型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正常体温条件下,红细胞膜表面物质的构型阻碍了冷凝素与相应的抗原决定簇的结合。而在较低温度时,红细胞膜表面物质的构型发生改变,某些抗原决定簇暴露,能与相应抗体结合。因此,可通过改变环境温度处理红细胞和血清,从而去除血液中的冷凝集素。

高效价冷凝集素的处理方法

    红细胞的处理方法:

    EDTA(一种抗凝剂)抗凝管中吸取RBC,用37摄氏度的生理盐水洗涤3遍,洗涤后的RBC无凝集,就可用于ABO正定、直抗试验、自身吸收试验和交叉配血。若仍凝集,可重复上述操作。

    血清的处理方法:

    取处理后的RBC,与自身血清1∶1混合,置于4摄氏度冰箱内进行吸收处理30分钟。冷凝集素较强的可重复吸收,用吸收后的血清进行ABO反定型、抗体检测和交叉配血试验。

    将反定型试管放入37摄氏度水浴箱里孵育15分钟。

    将处理后的血清与献血者的RBC进行交叉配血试验,配血成功。

    2天后,患儿贫血进行性加重,血红蛋白低至危急值,结合感染严重等情况,预约BRh阳性(人体血液红细胞含有D抗原)去白红细胞2个单位。经过输注血小板和去白红细胞,患儿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已经明显提升,经抗感染治疗,病情逐渐好转,现在已经出院。

总结

    正常人血清中含有少量冷凝集素,效价低,冷凝集素在室温和37摄氏度水浴条件下作用经常消失。低温易导致冷凝集反应,以及高效价冷抗体,对交叉配血试验有明显影响,会使交叉配血试验有困难。

    在对这些患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时,对冷抗体的发现及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处理好了,才能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所以在交叉配血以及血型鉴定过程中,应注意保温,提高环境温度,避免冷凝集的发生。

    如果仍发生冷凝集,可用上述方法处理RBC和血清,在向临床医生报告时要注明有冷凝集现象,同时提示临床上要注意保温输血,并且输血速度要慢,密切观察患者反应,确保输血安全。

    洛阳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主任张战军说,在日常工作中,医务人员经常会遇到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以及高脂血症、支原体感染患者,由于这些患者体内含有异常成分,比如异常蛋白、冷凝集素,会干扰一些检验结果。因此,检验工作者一定要学会甄别,给临床医生提供精准的报告结果。

 (作者供职于洛阳市妇幼保健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