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纪雨辰 谷东方)12月18日,漯河市卫生健康委分别在召陵区某冷链物流运输企业、郾城区某冷库和源汇区某农贸市场冷冻食品销售店开展了预防性消毒现场技术培训(如上图),提高了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管理人员的预防性消毒技术水平。漯河市、县(区)市场监管、商务、交通运输和市场发展中心等部门的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管理人员参加了现场培训。 
又讯 日前,济源示范区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成立。专班由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负责,公安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 按照职责分工,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牵头排查各类冷库,摸清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底数;监督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督促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单位做好人员防护、预防性消毒、索票验证和健康监测等工作;牵头建立冷链食品追溯信息系统,开展阳性冷链食品的追溯管理、查封和组织销毁工作。卫生健康委负责核酸检测、预防性消毒、人员防护的技术培训和工作指导;组织核酸检测机构在监管部门的协助下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定期开展进口冷链食品和环境的消毒效果评价工作;负责阳性冷链食品密切接触者的流调、检测、隔离工作。 济源示范区要求,进口冷链食品“批批检”“件件消”,加大抽检力度,提高抽检比例,市疾控中心负责开展冷链食品消毒效果评价;火车站、汽车站、海关、生产加工企业等与进口冷链食品有直接接触的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每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其他间接接触人员每月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严格环节索证,推广冷链追溯,建立进口冷链食品从口岸到销售环节全链条追溯体系;对阳性冷链食品及时开展溯源、下架、封存及无害化处理,并对环境及运输车辆进行终末消毒,对阳性冷链食品的密切接触者按照规范及时开展流调和隔离。 (王正勋 侯林峰 卢铁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