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二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新乡建立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
驻马店市一院开展颅脑肿瘤摘除术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完成髓核摘除术
冷链食品疫情防控
郑大二附院薛孟周在《柳叶刀-神经病学》发表研究成果
巩义市人民医院多学科紧急救治
联合手术解八旬脑梗患者困境
开封健康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豫西地区精神卫生专科联盟成立
焦作开展民营医院内涵建设
1
11 1 2020年12月22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郑大二附院薛孟周在《柳叶刀-神经病学》发表研究成果
 

郑大二附院薛孟周在《柳叶刀-神经病学》发表研究成果

   本报讯 (记者冯金灿  通讯员张锐毅)记者12月20日获悉,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科主任、河南省脑血管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薛孟周团队在神经病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神经病学》(影响因子为30.039)发表题为《脑出血中的神经炎症:免疫治疗与转化前景》的论文。
    《脑出血中的神经炎症:免疫治疗与转化前景》一文论述了脑出血后炎症相关继发性损伤与保护机制,重点阐述临床脑出血的炎症反应机制和减少其神经毒性后果的潜在治疗方法,总结并阐释了最具转化潜力的脑出血免疫治疗药物,为该领域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指导与借鉴。
    薛孟周认为,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神经炎症,特别以中枢神经系统内固有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和外周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为主要表现。小胶质细胞占正常大脑细胞总数的5%~10%。作为对病理信号的响应,它们可以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变化,并向这些信号迁移。小胶质细胞和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都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其他信号分子来促进大脑内的炎症和动态平衡机制。脑出血早期激活的促炎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能够产生包括炎症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和活性氧在内的诸多损伤增强因子。与之相反,具有潜在修复和抗炎作用的调节性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在脑出血后的早期阶段被竞争对手击败,其有益作用似乎被促炎表型的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所压倒。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