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入院途中子宫破裂 本报记者 刘 旸 通讯员 何剑烁
紧急入院生产的这一天,对李女士来说,真的是惊心动魄。 2年前,李女士曾因多发子宫肌瘤进行过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临产时,她腹中的胎儿已足月。因为是高龄产妇又胎位不正,生产当天,李女士在家中忽然出现不规律下腹疼痛。为了安全,她和家人一大早就从外地赶到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 刚抵达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产六病区护士站,李女士眉头紧皱、下腹部疼痛、直不起腰来,这引起了值班护士李贺的注意。结合李女士的病史,李贺和同事立刻将李女士扶至床旁,一边交代李女士调整呼吸,一边迅速连接好胎心监护仪。 3分钟后,胎心监护仪警报响起。与此同时,医生办公室的电话铃声也瞬间响起:“主任,快来,91床胎心有减速”。接到电话,该院产六病区副主任刘月华迅速奔至李女士床旁。 此时的李女士已痛苦万分、满头大汗。查体时,医生发现,李女士腹部疼痛明显,胎心监护仪显示胎心最低降至70~80次/分之间,持续约1分钟。刘月华立刻意识到病情严重性:“不好,疑似子宫破裂!” 随即,医护团队立刻通知手术室,开启绿色通道,准备手术。情况紧急,时间就是生命。医务人员兵分三路进行术前准备,护士们麻利地抽血、备皮,医生们快速与患者家属进行术前沟通,转运人员则以最快速度把产妇转运至手术室。 此时,手术室中的所有抢救人员均已到位。李女士进入手术室后,麻醉、插管、补液、消毒……一系列抢救措施紧张有序进行着。在手术团队的全力配合下,刘月华精准快速地划开了产妇的皮肤、筋膜、腹膜,以最快速度打开腹腔。 那一刻,呈现在眼前的情形让在场医务人员都紧张了起来。李女士子宫后壁有一个长约6厘米×4厘米的巨大破裂口,正在不断地出血。而宝宝此时已完全游离于腹腔之内,万幸的是羊膜囊并未破裂,且胎盘无剥离征象。“真不敢想象再迟一点儿会是怎样的结果。”刘月华回忆道。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抢救有条不紊地进行。最终,在手术团队的通力协作下,李女士转危为安,平安诞下宝宝。手术顺利完成后,李女士生命体征也渐趋平稳。 据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产六科主任罗晓华介绍,李女士术中出血1500毫升,手术治疗为其保住了子宫,非常不易。一周前,李女士和宝宝还返院进行了复诊,母子健康状况良好。“像这样特殊的患者,我们会进行一个较长时间的随访,以预防她出现子宫再次出血等危急情况。”罗晓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