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中心医院实现骨科手术精准化
本报讯 (记者王明杰)3月18日,漯河市中心医院利用新引进的美国第二代(最新一代)骨科导航仪(可视化手术导航系统),为一位患有严重胸椎管狭窄合并不全瘫痪的82岁老人成功实施了“毫米级精度”的椎弓根置钉手术,取得了成功。应用可视化手术导航系统,手术时间比常规手术缩短近1小时,出血量仅为传统手术的1/3,患者术后第二天即下地正常活动,症状明显好转。 该设备可以搜寻目标,锁定目标,实现精准打击(精准置钉)。目前,漯河市中心医院骨科已在导航仪及O形臂成像系统的帮助下连续完成多台脊柱高难度手术,实现了智能化、微创化、精准化。 该院骨科主任兼脊柱外科主任李玉伟说,这位82岁的老人是首例接受导航手术的患者。由于胸椎与胸腔的心、肺等重要组织器官相邻,手术风险高、难度大,稍有不慎患者将面临截瘫或生命危险,手术需要精准而快速。 据了解,本次手术采用的导航技术,能够更加直观、实时显示入钉点、入钉角度及入钉深度,具有术中获取实时图像、自动注册、提供三维信息以及可行术中设计等优势。 据了解,漯河市中心医院同时引进的O形臂成像系统,即利用O形臂获得较高质量的三维CT图像,直接输入导航计算机中,进行自动匹配,提高手术精度。 李玉伟说,在骨科导航手术中,导航系统相当于卫星,其呈现的高清、完整、实时的三维影像导航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规划和及时更新手术方案,提高置钉的准确性,降低误伤神经、血管的风险,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