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第四版:专版
 上一版     
警惕青春期孩子的变化
滑膜肉瘤的诊断与介入治疗
高三学子如何应对考前问题
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的宝丰实践
中国人寿南阳分公司追寻红色记忆 激发奋进力量
1
11 1 2021年5月15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的宝丰实践
 


本报记者 王 平  通讯员 欢 欢  石 乾  王海涛

   前不久,宝丰县医疗健康集团再次站在媒体的聚光灯下。4月5日,《河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医改新政 普惠民生》对宝丰县医改惠民的创新举措进行报道;4月8日,《人民日报》刊发《专家请到县 大病就近看》,报道了宝丰县医疗健康集团减轻患者就诊负担的两项利好新政。
    4月27日~28日,平顶山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会暨政策培训班在宝丰县召开,全市各县(市、区)卫生工作主管领导及卫生健康委负责人、医疗机构负责人齐聚宝丰,参观交流。在会上,宝丰县委书记许红兵掷地有声地说:“医共体建设是深化医改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高质量推进健康宝丰建设的迫切需要。”
     医疗健康集团成立,推动县域诊疗格局变革
    2020年1月6日上午,崭新的大红布被掀开,金色的招牌上,“宝丰县医疗健康集团委员会”12个大红字宣告健康集团在宝丰县落地生根。该集团以宝丰县人民医院为龙头,覆盖县中医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县第四人民医院、县精神病医院和13家乡镇卫生院,攥指成拳,合力开创医疗改革新局面。
    怎样开创局面呢?围绕核心问题,该县布局:以医保基金预付制为纽带,促进集团成员单位形成利益共同体;以人财物统一管理为基础,建立“管理共同体”;以居民健康为中心,构建“服务共同体”;以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为目标,建立“发展共同体”。
    针对业内普遍关注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2020年4月9日,宝丰县医疗健康集团与县医保中心签订《医疗保险总额付费协议》,扣除大病保险金和提取市级风险调剂金后,医保中心分季度将总额付费基金的95%打包拨给集团。为了确保医保基金安全运行,宝丰县医疗健康集团通过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总额预付协议、统一药品耗材目录、控制外转、规范门诊统筹、外伤报备、安装智能监控、定时召开医保资金运行分析会、医保稽核常态化、试行“按病种付费”结算方式等措施,把群众的“救命钱”真正用在“刀刃上”,进一步规范各个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调动医疗机构自主控费的积极性。
     “同期对比,结余医保基金3000万元;全院住院率降低5%;县域转诊率降低2%;三级、四级手术占比增加1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增加9%;县域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收入增加2000万。”在交流会上,宝丰县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赵延军罗列这样一组数据。
    两项惠民新政接力,群众就医获得感再提升
    “宝丰县每年有1000多名患者在省级以上医疗机构就诊。如果通过外聘专家让患者留在县内治疗,一年将为群众减少医疗费用数千万元。”赵延军说。
    行胜于言,说干就干。今年3月,宝丰县出台了《外聘专家管理办法暂行规定》,由宝丰县财政每年出资400万元,在全县范围内实施为大病、疑难疾病患者聘请省级以上专家,让群众足不出县,即可享受省内和国内顶级专家高水平的诊疗服务。符合政策条件患者的治疗费用予以报销。新政策实施一个月来,宝丰县医疗健康集团成功开展各类四级手术50余例,累计报销外聘专家费用15万余元,为患者减少就诊、交通住宿等综合费用约150万元。医保杠杆的正向引导作用被进一步释放。
    前不久,宝丰县又出台了《“两病”(高血压病、糖尿病)二次报销管理暂行规定(试行)》,由县财政每年出资1200万元,用于“两病”患者用药的合规费用报销。全县6万余名“两病”患者医疗费用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50%后,剩余50%由县财政再次进行报销。这意味着宝丰县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基本实现基础用药免费的目的。这进一步减轻了患者的家庭负担,让患者能够科学、合理用药,防止小病拖成大病,朝着“治未病、疗小病、防大病、保健康”的目标迈进。
    “这次来参观学习,受益良多。尤其是宝丰县对‘两病’患者二次报销的做法,对我们下一步如何做好慢性病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家庭医生医防融合着力点的定位也深受启发。”郏县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郏县医疗健康集团党委书记张利恒说。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