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路上的健康帮扶人 本报记者 乔晓娜 通讯员 余守淼 梁少帅
“孩子3个月了,需要接种百白破疫苗第一针和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针。”近日,镇平县老庄镇卫生院医生付书念对前来咨询孩子注射疫苗事项的刘女士说,“间隔14天~28天需要再来预防接种门诊,为孩子接种下一针疫苗。” 作为一名负责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医生,付书念深知应到群众中去,为群众消除病痛,满足他们的健康需求,群众才能信任他。于是,他就积极参与义诊活动,随访慢性病患者,协助乡村医生为群众测量血压、诊断疾病、讲解防病知识等。有一些村民的年龄大了,记忆力、理解能力减退,他就反复解释,直至他们明白为止。虽然过程很艰辛,但是群众逐渐对他产生了信任感。这样,群众一遇到健康问题,都喜欢咨询他。 “医生不分年龄大小,只要为群众的健康服务,做一个有温度的医生,都是好医生。”付书念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普及防病知识与技能,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全面提高老庄镇群众的健康意识和防病能力,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学校宣讲科普知识,把专业的医学术语变成通俗易懂的生活常用语;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讲解,让群众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他冒着严寒酷暑进村入户,为村民健康体检,普及健康知识,受到群众的好评。 为了助力乡村振兴,付书念顶着烈日或冒着严寒行走在一条条乡间小路上,经常利用周末、节假日、中午休息时间和群众不劳作的时间进行随访。在随访群众时,他了解到李家庄村民李芝患有恶性肿瘤,家庭困难时。他想方设法,与多部门沟通,为其申请门诊特大疾病报销,办理慢性病卡,以减轻其经济负担。“预防群众因病返贫,既是我的本职工作,又是一种使命。”付书念时常这样说。 去年8月,付书念深入山村随访慢性病患者,发现一些残疾老人本来可以自行解决一些事情,但因没有轮椅就耽搁了。对此,他马上联系镇平县残疾人联合会,为老人购买四脚拐杖、盲杖、轮椅等,并逐一发放到户。当他把轮椅送给秋树湾村残疾人罗英时,罗英的家人高兴地说:“您给我们送来轮椅,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我们全家人非常感谢您!” “乡村振兴需要培养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做好教育工作。”付书念心想,自己在基层工作十几年,深知在建设美丽乡村的道路上,卫生健康和教育需要齐发力。接下来,付书念在做好诊疗工作外,时常援助他人,默默资助一名经济困难学生,时间长达9年。比如镇平县瓦罐庙社区的张荣荣、张新芳和常丙换等都是他资助的对象,从每人每年600元、1000元到的2000元,从未间断过;他还资助雪枫办事处七里庄村的学生——彭爽上大学,彭爽在他的鼓励与帮助下获得了硕士学位,并走出国门在泰国任教。 “多年来,您给予我们很多帮助,使我们在困难的时候能够正常上学,顺利完成学业。现在,国家出台了惠民政策,我们家的经济宽裕了,又搬了新家。今后,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好好学习,争取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付书念看望常丙换和张荣荣时,两名学生眼含泪水,激动地说。 近几年,付书念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做好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工作,以及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等工作;他时常乐于助人、甘于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卫生健康人的风采;他多次被管理部门评为先进个人,2020年12月,他获得“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