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医生是为了治病救人”
“谢医生,上次你开的膏药再给我几贴吧,我父亲现在的病情比以前好多了……”日前,在武陟县小董乡贾村第二卫生室里,专程从修武县过来的王先生对乡村医生谢小金说。 原来,王先生的父亲因病瘫痪在床,因为护理不当,产生了压疮,曾四处求医诊治,但效果都不太理想。经人介绍,王先生来找谢小金求助,经过一段时间的膏药治疗,王先生父亲的压疮有了好转。 谢小金为谢氏拔毒膏第九代传人,掌握了祖传的诊疗技能。膏药疗法是利用药物,施于患者体表或患部,借体表对药物的吸收,发挥药物的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每年在特定的时期,谢小金沿用祖辈流传下来的方子和铜壶,精心选用药材,熬制拔毒膏药。谢氏拔毒膏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尤其在祛除热毒、袪腐生肌方面疗效明显。近几年,谢小金结合临床需求,将祖传膏方进行创新后,使其能够缓解糖尿病足症状,治疗急性乳腺炎、褥疮有明显效果。 谢氏拔毒膏创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传承,治愈了许多焦作、开封等地的患者。2016年,谢氏拔毒膏被列为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年,远在温州的一位商人听说武陟县有一位中医能治疗糖尿病足,且患者不用住院。于是,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谢小金,让其为自己的母亲治疗糖尿病足(如图)。经过现场问诊和观察病情,谢小金给患者开了两个疗程的膏药。几天后,患者的病情有了好转,又继续治疗半年,取得了满意疗效。 “我小时候,经常跟着爷爷去村民家里,为患者治病。后来,我上学时曾经学习了现代医学理论知识与诊疗技能。现在,我为患者治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也取得了满意效果。但不管用中医还是西医疗法,我都坚持两点:一是不管患者贫富,我都会热情周到,谨慎诊治,尽量为其节省医药费;二是我感觉治不好患者的病,就立即建议其到上级医院治疗,以免贻误病情。”谢小金说,谢氏拔毒膏采用外贴用药的方法,依靠的是医生的诊疗经验和技巧,不需要仪器检查与住院,所以患者的治疗费用比较少。 谢氏拔毒膏的制作过程繁琐,需要在春季的一个节气里才能制作成功。在这个节气里,谢小金总是加班加点,甚至彻夜不眠,才能制作出满意的拔毒膏。加上多数患者喜欢通过贴膏药治疗疾病,所以需求量大,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谢小金决定抓紧时间,争取多制作一些拔毒膏。如今,中药材的价格略有上涨,以至谢氏拔毒膏的成本有所增加,所以拔毒膏的价格涨了一些。“德为医之本,无德不为医。我当医生是为了治病救人、积德行善。”谢小金说,这是谢氏积善堂代代传承的祖训,也是祖辈留给他的“礼物”。 除了完成日常诊疗工作外,谢小金所在卫生室还承担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说起为村民治病,谢小金说:“只要村民有治病需求,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我均能随叫随到,义不容辞;需要随访的村民和有身体不适的家庭医生签约户,我都会牢记于心。”在保证卫生室正常诊疗的情况下,他还悄悄为村里的慈善幸福院捐赠物品。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为了做好防控工作,谢小金自筹资金,购买中草药,熬制中药汤剂,免费发放给全村人服用。 (王正勋 侯林峰 任永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