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河南医政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浅析病证结合在中医儿科
走进西学中 体验中医魅力
中医辨治头痛的思路与方法
“龙相宁则水源生”析义
1
11 1 2022年9月2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走进西学中 体验中医魅力
 

走进西学中 体验中医魅力
□张毛帅

   虽说从青年时代起我就爱好中医,也曾经背过《药性赋》《汤头歌诀》等入门中医书籍,但临证时难免还会出现辨证不清,立法、选方无从下手的情况,疗效自然就不佳,这可能是我最初选择了西医而非中医的原因。
    直到去年,我参加了西学中班安排的中医诊断学课程,有幸聆听了中医专家授课,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我受益匪浅,为进入中医领域深造打下了良好基础。之后,我又跟师学习一年余,使自己真正步入了中医殿堂。
    唯有坚持方有成就。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只有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够传承发展。其间,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经历了由经验上升为理论,再由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艰难过程,时至今日有了灿烂的中医药学。
    “读经典,多临床”无疑是中医成才的必经之路,但关键不在“读”而在“做”。有一部分同行,对中医缺乏自信,同时又缺乏理论功底和实践,疗效、口碑自然不好。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对中医就失去了信心。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所谓辨病,从理论上来说,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进行的概括与抽象解释,反映了疾病的基本矛盾和预后判断。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亦强调辨病之重要,比如“痉湿暍病脉证并治、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等,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阶段的病位、病性等的病理性概括,反映了疾病的主要矛盾。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两者必须有机统一。同时,这也强调了辨证是论治的核心,也是中医的特色。比如某患者长期有胃脘部胀满不适,呕吐清水,喜温,舌淡苔白,脉微肢凉,可以辨证为中阳不振,治疗以温中祛寒为主,方用附子理中汤合吴茱萸汤。但如果患者患了胃癌,就必须做胃镜检查,胃癌早期可以施行手术,争取早治疗。同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可以改善医患关系,在明确是胃癌的前提下,尤其是晚期患者,中医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与时俱进古今结合。现代医学检查结果可以视为望诊之延伸。但在社会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有些患者来就诊,什么也不说,直接让医家按脉来辨病;有些医家则认为,中医用了现代医学手段,就不是纯中医了。这种误区在认识上有很大的片面性,于医于患均无益处。另外,很大一部分患者认为西药副作用大,中药副作用小或无,其实中药使用不当也会出现肝肾功能的损害,譬如何首乌损害肝脏等。对此,中医在临证时,也应密切观察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应定期检查各项内脏功能。
    灵活运用辨证方法。辨证论治的方法有很多种: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如果熟练掌握常见的基本证候的辨证论治方法,在处理复合证时就能明确方向,治疗思路清晰,化繁为简,采用方剂组合的原则,从而提高疗效。
     取精华弃糟粕。中医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所有的理论必须立足实践。在辨证的基础上治疗,可以增加疗效,再经长期反复使用,逐步形成医家独到的用药风格。如胃肠湿热用败酱草,痛风加土茯苓,玉米须治肾炎水肿,天龙(蜈蚣)治疗各类肿瘤等,都是值得借鉴的。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对中医药才会有新的看法与认识。
    (作者供职于永城市陈官乡卫生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