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河南医政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整理医案有助于提高临床诊疗能力
浅析雷公藤在儿科的应用规律
中医辨治中风的思维模式
从肝论治顿咳的特点
1
11 1 2022年10月25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从肝论治顿咳的特点
 

从肝论治顿咳的特点
□郑启仲  郑 宏

   顿咳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以阵发性痉挛性剧烈咳嗽为特征,因其“最难速愈,必待百日后可痊。”(《幼科七种大全·治验·顿嗽》),故又称百日咳。在临床上,对于顿咳,一般多从肺始治,但疗效不明显,笔者根据《黄帝内经》提出的“五脏六腑皆令人咳”观点,详细分析其症状,考虑与肝有着密切关系,故从肝论治立方,取得了满意疗效。笔者现将临证体会进行了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其感在肺 其病在肝
    顿咳属于感受风热时邪为患,虽肺先受邪而证多系肝。
    一是发病季节。顿咳多在春季农历三月、四月发病,《黄帝内经·素问·咳论》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乘春则肝先受之”的观点。依据此观点,笔者认为三月正应肝气。
    二是临床见证。顿咳初感,始见微热恶风,咳嗽流涕,继则咳嗽加剧,“从少腹下逆上而咳,连咳数十声,少住又作,甚或咳发必呕,牵制两胁。”(《本草纲目拾遗》);阵咳发作时,两手握拳随咳而挛动不止,弓背弯腰,满面红赤,颈脉怒张,涕泪交迸,呕吐痰涎、胃内乳食与胆汁,最后发出一种鸡鸣样的声音,其咳方暂止,甚者昏厥、窒息。“咳之至久,面目浮肿,或目如拳伤,或咳血,或鼻衄”(《幼科七种大全·治验·顿嗽》)。阵咳之后身疲无力,较大儿童自诉胁腹疼痛。
    从上述见证分析,握拳挛动、弓背弯腰、抽风昏厥,皆属风动之状,“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肝气通于目。”(《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结合这些法则,依据诊疗经验,笔者认为肝气上迫,肝液上涌则为泪;肝血上逆则面赤而颈脉怒张;肝火伤及目络则眼睛充血;肝火灼伤肺络则咯血、鼻衄;咳引两胁疼痛为肝咳之证。《黄帝内经·素问·咳论》提出“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的观点。据此,笔者认为,肝气犯胃,胃气上逆则为呕,肝病及胆则呕吐胆汁。
    三是发作特点。顿咳发作的特点是,午后至半夜为重,半夜后至午前发作明显减少,这与《黄帝内经》总结的肝病盛衰规律相符。《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提出“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的观点。中医理论强调,“下晡”为午后4时、5时,“夜半”为子时,指半夜以后逐渐转为平静。
    四是病愈规律。顿咳多在三月起病,而痊愈则多在六月,这也与“病在肝,愈于夏。”(《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的观点一致。
    从分析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顿咳之发作,其感在肺而实系于肝。
治从肝论 镇肝止咳
    “治病必求于本。”(《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该病初感,其治法与风热犯肺相同,所谓“时医到此,束手无策。”(《幼科七种大全·治验·顿嗽》),是指痉挛性咳嗽而言。对此,前世医家不乏从肝论治者,比如金代医学家张洁古提出“嗽而两胁痛者,属肝经,用小柴胡汤……咳而呕苦水者,属胆经,用黄芩半夏生姜汤”的观点;《薛氏医案》提出“小柴胡汤治肝火侮肺,嗽时两胁痛甚”的观点等,皆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笔者结合临证体会,于1977年自制镇肝止咳汤,服用剂量,可随年龄增减。
    疗效观察:从1977年~1980年,笔者运用上方治疗百日咳210例,以7天为治疗期限。结果:显效(痉挛性咳嗽基本消失)168例,占80%。
    注意事项:1.务必在清晨开始煎服,因午后痉挛性咳嗽发作频繁,会因诱发咳嗽而致服药失败;2.遇服药呕吐者,可改用冷服法;3.加强营养,忌食肥甘辛辣等物;4.注意小儿精神调节,解除恐惧心理,皆在提高疗效之中。
    从镇肝止咳汤的临床运用情况来看,疗效尚属满意,虽以7天为期,其中服药3剂而顿咳基本停止者不乏其例,较之单纯从肺论治,明显缩短了病程、提高了疗效。其中,无效或疗效较差者,多因药味较苦,小儿惧怕服药,或药刚入口即吐出而影响了疗效。为此,笔者将镇肝止咳汤改成糖浆,但仍未彻底解决问题,这有待于进一步创新。
    (作者分别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