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第三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射性检查对人体有危害吗
手术服为什么是绿色的
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应该选择哪种影像检查方法
身体不适可能是心理疾病
留下瘢痕后不干预会怎样
1
11 1 2022年11月3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应该选择哪种影像检查方法
 


□陈亚玲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患上了骨质疏松症,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尤其应该注意。这是一种波及全身骨骼的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强度降低(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骨头糟了);在骨质疏松基础上如果有轻度外伤,就非常容易骨折,甚至大多数没有明显外伤史,仅仅咳嗽或弯腰等日常动作就可以引起骨折。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脊柱骨折占所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40%;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临床症状常常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胸背/腰背部疼痛、驼背、身高降低、胸廓容积减小、肺活量下降、肺功能受限等,大多数没有下肢的神经症状,但是椎体骨折压缩严重时也可以引起下肢症状。
    脊柱发生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时,椎体可变成扁平、楔形或双凹形,椎体上/下缘可见塌陷,后上角可上翘突向椎管;骨折常常波及多个椎体,也可有脊柱侧/后凸畸形;新鲜压缩骨折时骨皮质皱褶中断,骨小梁嵌插,椎体内可见骨折线及骨髓水肿,陈旧压缩骨折时骨质信号可与正常椎体相似,但椎体可显示不同程度的变形。
    脊柱压缩骨折的影像检查方法有骨密度、X线、CT、MRI(磁共振成像),以及核医学检查。这么多检查方法,该如何选择呢?是只检查其中一项还是全部都要检查呢?哪种检查方法更好呢?在生活中,很多亲戚、朋友也会这样问我。下面,我就将这些检查方法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
    骨密度检查:骨密度检查是检查骨量的一种定量方法,目前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被认为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骨密度检查虽不能确定脊柱骨折,但是可以提供骨量和骨强度的信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帮助。
    X线检查:临床工作中通常会拍摄脊柱正位片、侧位片来了解椎体有无压缩骨折,椎管有无狭窄。X线片可以提供骨折部位、类型及骨折严重程度的信息;但是,X线片会受到拍摄条件及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诊断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敏感度相对较低,如骨折较轻微,X线片有可能看不到骨折线,诊断就会不明确,这时就要进行CT或MRI检查了。X线片对于评价脊柱整体状况价值较高,如果腰背痛加重、身高明显缩短时,就应该进行X线检查明确整个脊柱骨质情况。
    CT检查:即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如今医院配置的多为螺旋CT,扫描速度快,两三分钟即可完成检查,骨折患者容易配合,经它检查出来的图像既薄(层厚可达0.6毫米)又清晰,能发现很多X线片发现不了的病变,且两维和三维后处理成像技术可为诊断医生提供脊柱横断、冠状及矢状面的大量信息,椎体的细微骨折、皮质皱褶、轻微塌陷以及骨小梁嵌插都可以清晰显示;况且除了显示骨折之外,CT还可以显示椎管内及椎体周围软组织的状况,椎管有无狭窄,脊髓有无受挤压变形显示得很直观,可以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MRI检查:MRI检查是利用静磁场和人体内氢质子进行成像的一种检查方法,近年来应用非常广泛。MRI和CT一样可以应用于脊柱骨折的检查,它在患者不用变换体位的情况下实现多方位、多序列成像,能够清楚地显示脊柱压缩骨折的部位、压缩程度、有无骨髓水肿,椎管狭窄及脊髓有无水肿、出血、断裂,新鲜骨折还是陈旧骨折等。对于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因大多数患者没有外伤史,临床症状不重,椎体仅轻微压缩,这种情况下X线甚至CT检查发现不了或不能明确骨折线,但MRI因对骨髓水肿显示非常敏感,可以早期发现异常的水肿信号及低信号的嵌插骨折线,从而帮助医生确定脊柱骨折的诊断,早期进行椎体的强化治疗,可使患者早期下床,防止骨折并发症。MRI的缺点是检查时间长(急诊患者可能不能配合),体内有心脏起搏器不能做,金属内固定、假牙等可能影响图像质量等,从而限制了一部分患者的应用。
    核医学检查:检查环节复杂,急性期往往不适用;但是为了明确全身多发骨折情况时可以考虑。
    综上所述,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检查方法很多,原则上应该先做X线检查,根据临床及X线片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下一步检查;鉴于MRI对于骨髓及脊髓病变显示非常敏感,建议早期进行MRI检查,明确有无椎体骨挫伤、骨折及脊髓受伤程度;当患者有MRI检查禁忌证的时候,建议进行CT检查,明确病情。任何一种检查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情况特殊时,为明确病情可能会使用多种检查方法。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