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五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五版:乡医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秋冬时节,进补正当时
柿子怎么吃才健康
秋季如何科学用眼
胃癌术后应如何护理
1
11 1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秋冬时节,进补正当时
 


□马阳阳

   “秋分寒露至,霜降红叶染。”入秋之后,昼夜温差逐渐拉大,老百姓的饮食上需要有所转变,在保证身体正常营养需求的同时,补益气血,固本培元,合理“贴秋膘”,更好应对秋冬时节的寒冷与干燥。民间“贴秋膘”习俗由来已久,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的《人间滋味》一书中对这个习俗做了相应解释。一到夏天,伏天暑热,老百姓都没什么胃口,两三个月下来,不少人体重都会减轻一些;然而秋风一起,人们往往胃口大开,想吃好的,将之前“苦夏”的损耗补回来,即为“贴秋膘”。现如今,民众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如今所谓“贴秋膘”更多是为了调整自身身体状况,增强个人营养和抵抗力,更好地应对秋冬时节。
    科学“贴秋膘”,需要合理选择食补,适宜进补。根据中医养生理念,秋冬时节适合养阴进补,抓住这个增加营养、增强抵抗力的黄金阶段。但是,秋季贴膘,不能乱补,讲究的是清补、温补。秋冬天气干燥,不合理进补容易“火上浇油”,引起上火,反而对健康不利。温和滋补,好吃不上火,这样吃得开心,吃得健康,身体也更强壮。众所周知,肉类是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其氨基酸组成最接近人体的生理需求,而且富含多种脂肪酸及微量元素。不同人群应该根据个人需求和自身体质特点,科学选择肉类进补。
    秋冬吃肉有技巧,科学选择巧补身。日常所见肉类一般有红肉、白肉之分。红肉主要是指猪肉、牛肉、羊肉等哺乳动物的肉;白肉主要包括禽类及水产品类,如鸡肉、鸭肉、鱼肉、虾肉等。相比来说,白肉中的肌肉纤维相对细腻,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营养又健康。而红肉,其富含血红素铁,铁的吸收利用率更高,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因此尤其适合女性及婴幼儿食用。不同类型肉品其营养价值及适合人群都有区别,中医跟现代营养学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指导秋冬时节进补。
    日常保健,正常体质推荐优先选择白肉,比如鱼肉、鸡肉等。
    鸡肉,相对脂肪含量较低。从中医角度来讲,鸡肉味甘性温,温中益气,非常适合正常体质普通人群食用。
    鱼肉,肉质鲜嫩,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消化吸收。而且鱼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对大脑发育和神经发育均有一定的益处。比如清蒸鲈鱼,口味清淡但鲜美,很适宜进补。
    鸭肉,性温凉,养阴生津,温润进补,而且相对热量较低,正好可以应对秋冬时节的干燥,有助于预防秋季咳嗽等常见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鸭肉的肌肉纤维较为粗糙,需要注意烹饪方式,炖煮时常要久一些,以保证更好地消化吸收,比如最常见的炖老鸭汤。
    猪肉,尤其是猪瘦肉,蛋白质含量高,有助于增加饱腹感。猪瘦肉中的血红蛋白更容易消化吸收,能够起到预防缺铁性贫血的作用。因此,猪肉也是日常生活中适合四季食用的肉类,而且其可选择的烹饪方式多样。
    羊肉,最为滋补,可以滋补阳气,补虚祛寒,但从中医角度来讲,羊肉热性较高,食用过多容易加重体内的热燥,引发干燥咳嗽等。因此,食补上应注意搭配其他食材比如萝卜等进行调和。
    牛肉,脂肪含量少,富含肌氨酸和B族维生素,可在提供充足能量的同时,提高人体免疫力,同时可以缓解疲劳和压力,对皮肤也有保护作用,具有补益健壮的功效,是养身保健佳品。但是,牛肉中的肌肉纤维不易消化,食用时应尽可能将牛肉烹饪软烂。
    兔肉,味道鲜美,且营养吸收率较高,入口美味且利于消化吸收,对老年人和体质虚弱的群体补身养身更为适宜。
    秋冬进补,进补也要适宜。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每日摄入肉类食物重量最佳应控制在120克~200克。因此,秋冬时节进补,不能贪多,多了反而容易导致消化不良等,给身体增加负担。从食物的烹饪方面来说,不同的烹饪方式中清炖最为适宜,也最为健康,在可以保证高蛋白营养的同时,还能减少脂肪的摄入。另外,吃肉进补的同时,尽量少喝汤。肉汤中脂肪含量较高,特别是嘌呤含量会随着熬制时间延长逐渐增加,长期食用含嘌呤较多的汤类食物,容易导致高尿酸,甚至会引发痛风、尿毒症等。
    综上所述,秋冬时节进补,适合科学补、适量补。秋冬时节进补,应因人而异,结合自身体质,合理科学安排肉类食物。科学合理进补,才能吃得科学,吃得健康,吃得开心。
     (作者供职于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