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1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2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3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4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5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6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7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8版:杏林
 
第3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RSTS与MKHK诊断的遗传机制分析
慢阻肺患者怎样进行居家呼吸功能训练
急性胰腺炎的预防和治疗
脊髓损伤患者如何进行间歇导尿和康复护理
精神疾病不应被过度娱乐化
半月板损伤的治疗
1
11 1 2022年12月2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精神疾病不应被过度娱乐化
 

□韦 娜  许晶晶

   “社恐、强迫症、精神内耗、抑郁、自闭、精分……”似乎每过一段时间,精神疾病有关的名词总会作为网络热词为人们所熟知。这些网络热词以这种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们对精神疾病的关注度,但是过度地娱乐化,容易让人们忽视精神疾病作为一种疾病的严重性,对其产生片面,甚至错误的认知,从而忽略真正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痛苦。
    调查显示,精神疾病的终身患病率约为16.6%,其中最常见的是焦虑障碍和心境障碍,平均约13人中就有一位焦虑症患者,约15人中就有一位抑郁症患者。精神疾病有着严格的诊断标准,患者也饱受各种精神和躯体症状的痛苦,但是这种痛苦似乎随着这些词汇的过度使用,变成了网友口中因为听音乐而“emo”(一种网络流行语)的“玉玉症”、因为手机上点不掉的小红点而产生的“强迫症”、因为考试压力而产生的“焦虑”等。这些在健全人看来或许是好玩的话语,过多地使用却可能挤占真正精神疾病患者的表达空间。
    在铺天盖地的“玩梗”下,精神疾病患者发出的声音不易被听到,甚至被当作为了博取关注、无病呻吟。曾经就有重度抑郁症患者在网络上求助,却被当作想要博取同情而被网暴导致自残自杀。娱乐化地使用这些词汇,容易加深大家对精神心理疾病的误解,加重对疾病和患者的污名化。另一方面,将精神疾病过度地娱乐化,也可能会让轻症患者不重视自己的症状,从而延误诊断和治疗。
    这种对精神疾病娱乐化的现象的出现,可能是源于对精神疾病不够严肃的科普和泛滥的不正规的心理学量表。精神疾病需要依靠症状体征、量表,甚至仪器检查等多种方法来诊断,从临床表现、身体状况、人格、精神发育及心理社会环境等多方面来进行全面判断。如果对精神疾病了解不深,容易分不清自己产生的抑郁或焦虑情绪与抑郁症、焦虑症的区别,很容易看到症状就“对号入座”,给自己贴上精神疾病的标签。
    在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许多偏娱乐化的量表和心理测试也同样会加深对精神疾病的误解。精神科医生使用的标准化量表主要用来帮助评估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后判断预后情况,需要医生结合症状综合判断,本身并不能当作诊断工具使用。但是大家却经常能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各种量表或测试的链接,有的是从专业量表里复制粘贴出来,还有很多量表缺乏科学性,内容被简化或者修改,做这些量表得出的结果并不具有参考意义,却因为网络营销和诱导让许多人信以为真,影响对精神疾病的正确认知,也会影响潜在的患者对真正的精神疾病症状的判断。
    我国精神疾病患者的人数在1亿以上,而精神科医生的数量却相对不足,平均每10万人只拥有1.26名精神科医生。精神疾病相关的科普知识也比较少,人们对精神疾病的了解途径有限,往往只能通过网络媒体或者社会新闻了解到精神疾病,而这些报道往往是消极的或极端的,很容易让人们对精神疾病产生片面的刻板印象。精神疾病和相关患者一直饱受误解和污名化,这种污名化不仅会使人们对此产生错误的认知,更会打击患者的自尊心,增加患者的病耻感,降低其寻求帮助的意愿和行为,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精神疾病以娱乐化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不能很好地加深人们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反而会增加对疾病和患者的歧视和污名化。
    因为反复的疫情和工作学习,人们的心理压力比较大,想要通过用精神疾病来“玩梗”排解压力似乎无可厚非,但是不应忽视过度地娱乐化对患者带来的困扰,以及对疾病诊治带来的不便。消除这种现象,需要更多、更科学地科普宣传,也需要人们通过更专业的途径了解和认识精神疾病,如专业书籍和正规医院的公众号等,进一步增加对精神疾病的认知,消除对疾病和患者的污名化。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