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帕友”饮食莫忽视
消化内镜——“小镜子”解决大问题
主动预防 控制高血压
先天性心脏病可自愈吗?
妇科检查哪几项最有必要,你知道吗?
子宫肌瘤的预防和治疗
核医学科到底是做什么的?
1
11 1 2022年12月24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子宫肌瘤的预防和治疗
 

□孔德艳

    子宫肌瘤很多时候都是在女性健康体检时才发现,女性朋友就会疑惑和担心:自己

    明明身体很健康为什么会得“瘤”?子宫肌瘤要紧吗?其实,子宫肌瘤属于一种良性肿瘤,不会给女性的生命带来威胁,但会对女性身体健康产生一些潜在影响。那子宫肌瘤是怎么引起的?它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子宫肌瘤的那些事。
子宫肌瘤是怎么引起的?
    子宫肌瘤,又称纤维肌瘤,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形成的良性平滑肌肿瘤,大部分的子宫肌瘤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少数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量增多、腰背酸疼、白带增多、腹部按压肿块等症状,子宫肌瘤的发生一般是多因素共同的结果,如:
    1.饮食结构不合理
    长期高脂肪饮食,造成女性肥胖,引起内分泌失调,导致机体不能周期性调节孕激素,月经周期紊乱,从而影响排卵,增加发生子宫肌瘤的风险。
    2.性生活不协调 
    长期性生活不协调,容易引起女性自身激素分泌紊乱,导致盆腔慢性充血,进而可能引起子宫肌瘤的发生。
    3.过度服用避孕药
    过度服用避孕药,增加外源性雌激素的摄入,容易引起女性雌激素与孕激素的分泌失调,会刺激子宫肌平滑细胞增殖诱发子宫肌瘤。
    4.激素水平
    相关研究表明子宫肌瘤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是促使肌瘤生长的主要因素,同时孕激素有促进肌瘤有丝分裂、刺激肌瘤生长的作用,因此,如果女性的雌激素以及孕激素处于高水平,就容易诱发子宫肌瘤。
    5.情绪因素
    如果女性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自身内分泌,导致激素分泌紊乱,容易引发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的治疗手段
    1.保守治疗
    如果子宫肌瘤没有引起相关症状以及肌瘤较小,患者就可以进行保守治疗,不需要采取干预措施,每3~6个月复查1次即可。尤其是临近绝经期女性,绝经后肌瘤大多可以自然萎缩,症状也会随之消失。
    2.药物治疗
    使用拮抗性激素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米菲司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等药物,可以短期内改善相关症状、纠正贫血、缩小肌瘤,适用于症状较轻、接近绝经期或者不适合进行手术的女性。
    3.手术治疗
    利用手术切除肌瘤组织,如子宫肌瘤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等手术方式,适用于患者出现严重腹痛,肌瘤体积过大引起严重压迫症状,造成尿急、排尿困难等情况。
    4.其他治疗
    如子宫动脉栓塞术、高能聚焦超声、子宫内膜切除术等治疗方式。主要适用于出现症状,不能进行手术并且没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子宫肌瘤的预防手段
    1.注意饮食
    ①饮食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
    ②避免摄入雌激素、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等食物,过多摄入会引起自身内分泌失调,从而诱发子宫肌瘤。
    ③减少摄入寒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对人体产生刺激,对代谢产生影响。
    2.规律作息
    调节生活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使内分泌稳定,激素水平正常,减少发生子宫肌瘤的概率。
    3.做好卫生清洁
    女性要注意私处卫生,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特别要注意经期卫生,防止子宫黏膜被刺激而诱发子宫肌瘤。
    4.避免滥用激素
    子宫肌瘤大部分的发病原因跟激素有关系,所以在日常要避免滥用激素,包括激素类化妆品、保健品等。
    5.保持情绪稳定
    女性要保持情绪稳定,及时舒缓压力,情绪稳定可以防止内分泌异常,维持激素水平正常,从而降低子宫肌瘤发生率。
    6.定期做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是预防妇科疾病的重要措施,由于大部分子宫肌瘤在发生时并没有症状,而通过妇科检查就可以及时发现。
    女性朋友要提高对子宫肌瘤的重视,平时也要积极做好预防措施,从而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
    (作者供职于原阳县人民医院妇科)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