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明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等。大部分患者痊愈后很少复发,一般可获得终身免疫,春秋两季多发,以老年人发病率高。 临床症状 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为簇集成群的大小水疱,表面发亮,多数沿周围神经延伸,大多数排列呈带状分布,局部有灼痛感。患者发病前一般先有轻度发热,周身不适,以及患部皮肤灼热感或神经痛等前驱症状,也可无前驱症状,时常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现象。 将0.75克阿昔洛韦加入100亳升浓度为0.9%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30滴/分),肌注维生素B12及聚肌胞或干扰素等药物;局部外涂炉甘石洗剂,具有收敛、消炎、止痛、止痒等作用,并配合红外线(TDP)灯局部照射;TDP灯距离皮损处30厘米~40厘米,以患者自觉舒适温度为宜,30分钟~60分钟/次,每天2次,具有干燥皮损部位、减少渗出物的作用,并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比如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基础护理 生活护理 保持环境安静,病室内空气新鲜,调节室内温度为24摄氏度~26摄氏度,每天开窗通风2次,室内每日用紫外线消毒1次~2次,每次30分钟,床铺及衣裤保持清洁、干燥。患者要穿宽松的棉质衣裤、及时修剪指甲,避免搔抓和摩擦创面,增加疼痛感。护士告知患者健侧卧位,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情况;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建议患者食用易消化的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比如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等。同时,患者配合食用清热利湿、清肝胆之火的食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疼痛护理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受性和情绪性的混合表现,护士应充分认识疼痛的性质,记录疼痛的程度、时间及症状;制定控制疼痛的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多与患者沟通,使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分散其注意力;根据疼痛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止痛措施,遵照医嘱给予止痛剂,并观察药物疗效;同时,进行选穴针灸、按摩理疗,以减轻疼痛程度。患者因疼痛难忍致使性情急躁。对于心肝火盛者,护士应指导家属多加安慰、体贴,耐心细致地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向其解释疼痛产生的原因,消除恐惧心理。 心理护理 一是护士应了解患者的生活和心理需求,鼓励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患者有关带状疱疹方面的知识,比如病情的发展及转归等,使其对该病有一定的认识,可消除顾虑,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二是护理人员在对患者护理时,动作要熟练、轻柔、细致,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三是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鼓励患者做适当运动,比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可以促进身体康复。 带状疱疹是由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造成病毒大量繁殖所致。因此,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注意休息,保持大便通畅,加强锻炼,增强身体抗病能力,可有效降低发病率。 (作者供职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皮肤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