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强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治疗困难的血液恶性肿瘤,该病随着复发次数增多,治疗难度也会随之增加,所以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及做好各方面护理。 主要症状有哪些 骨骼疼痛 多发性骨髓瘤最为典型的症状为骨痛,但也因此容易被误认为骨科疾病。在确诊多发性骨髓瘤后,患者的肋骨、胸骨、腰椎部位会出现疼痛感,如果症状比较严重,还会出现骨质疏松或骨折症状。 出血性疾病后贫血 恶性浆细胞会使骨髓被破坏,进而对患者的造血系统造成影响,使其出现头晕、乏力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血小板逐步减少,患者的凝血也会出现障碍,所以表皮会出现渗血现象。 肾损伤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在尿检中发现尿蛋白,这些免疫球蛋白沉积在肾小管内,久而久之,会造成肾功能受损。因此,患者会出现下肢水肿或者眼睑水肿等症状,但有可能会被误诊为肾病。 反复感染 因患者骨髓内的恶性免疫球蛋白会出现异常增生,导致正常免疫球蛋白功能被抑制,免疫力下降。为此,患者在生活中也会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尤其是泌尿系统感染和肺部感染。 如何治疗与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虽然无法彻底治愈,但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者骨髓移植的方法,对预后进行改善,缓解多种不适症状。 药物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服用烷化剂类药物、皮质类固醇药物来进行抗免疫治疗;对于老年患者、无法移植骨髓的患者可以联用泼尼松等药,这些药物可以作为免疫抑制剂来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来那度胺是一种免疫调节药物,其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可以治疗骨髓瘤,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 手术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手术治疗分为骨髓移植和肾移植。骨髓移植时有禁忌证,像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严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宜采用此方法治疗。骨髓移植有利于对患者骨髓瘤病情进行改善,可实现对疾病的根源性治疗,但出现免疫排斥概率较大,所以在术后一定要做好护理工作。肾移植也有禁忌证,基础疾病较多及严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宜接受肾移植。该手术能对患者的肾脏损伤情况进行有效改善,但依然会出现免疫排斥现象。 其他治疗 若患者出现慢性肾衰竭或者急性肾损伤,则可以选择肾脏替代治疗,比如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可使患者肾脏负担得以减轻,但长期透析会造成其抵抗力下降,反复感染。 护理注意事项 除治疗之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护理工作也十分关键。患者会因疾病出现焦虑、抑郁、易怒等负面情绪,作为家属一定要给予其关心和支持,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骨痛症状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家属应为其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在患者疼痛时帮助其转移注意力,还要做好骨折预防工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日常饮食也要格外注意,饮食宜清淡,容易消化;应多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营养搭配均衡。 (作者供职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