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河南医政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三版:临床荟萃
 上一版    下一版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诊治
孩子得了睡行症 家长要怎么做
关注学生结核病防控
哪些生活习惯会导致腹主动脉瘤
影像学新技术在脑部病变中的应用
血液检查中几个炎症指标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1
11 1 2023年3月21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孩子得了睡行症 家长要怎么做
 


□王淑贤

“大夫,我儿子诺诺(化名)得了睡行症,他才10岁啊!”。
    一天,一位女士带着孩子来医院就诊,还没坐稳就迫不及待地说。
    据孩子的母亲讲,一个月前,一天夜里12点多,她听到儿童房里有声音,以为孩子没睡,就推开门催促孩子睡觉,结果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儿子诺诺正闭着眼睛在房间里来回走动,脸上毫无表情,手上还拿着整天爱不释手的金箍棒……
    诺诺到底怎么啦?
    其实,诺诺得的是睡行症,俗称梦游。中国1%~16%的人曾出现过睡行症,常在儿童期发病,6岁~12岁时发病率最高。睡行症常在入睡后的前1/3阶段发作,发作时患者的意识状态发生改变,睡眠和觉醒现象同时存在。常见表现为患者从睡眠中起来,睁(闭)眼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走得慢且能避开障碍物,有时手上还拿一些器具,甚至喃喃自语。
    为什么会得睡行症?
    目前,医学上仍无法明确解释睡行症的发病原因,但最常见的有以下3种:
    1.遗传因素:若父母、兄弟姐妹曾患睡行症,则个体发病率会比普通人高10倍。
    2.食物及药物因素:醉酒及服用某些镇静催眠药、神经松弛剂、神经兴奋剂或抗组胺药等药物。
    3.睡眠因素:长期睡眠不足、睡眠不规律、压力性失眠等。
    4.疾病因素:心律失常、发热、哮喘、癫痫等疾病均可引起睡行症。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当原发病缓解或消失后,患者的睡行症会缓解或消失。
    评估是否患睡行症,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在睡眠前1/3阶段,出现睡眠中起床行走的行为。
    2.患者表情呆板,对他人的刺激基本上没反应,也很难被唤醒。
    3.清醒时,患者大都不能回忆发病时所发生的一切,甚至否认做梦,且患者的心理活动与行为无异常。
    要不要叫醒患者?
    睡行症患者发病时,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容易被绊倒,发生摔伤。因此,引导患者回到床上是最好的选择。但大多数情况下,患者不听指挥、不接受保护。专业意见是:与患者保持安全距离,可大声叫醒患者,但不要摇醒患者。
    当家长发现孩子患睡行症时,该如何做?
    1.当发现孩子患睡行症时,不在孩子面前谈论其病情的严重性及发病经过,以免增加孩子的紧张、焦虑及恐惧情绪。
    2.若发作的次数少,一般无须治疗,但发作时家长应注意看护,防止意外发生。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会逐渐减少,最后缓解或消失。
    3.若发作频繁,需要及时到精神科就诊,并完善相关检查。在排除躯体疾病后,可短期服用助眠药物,或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练习自我催眠疗法和松弛疗法。如果发现患儿存在躯体疾病及精神疾病,必须及时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作为家长,如何预防孩子患睡行症?
    1.帮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使其将睡眠节律调整到最佳状态,避免过度疲劳和高度紧张。
    2.睡前关好门窗,收藏好各种危险物品,以免孩子发病时外出而走失,或伤害自己或他人。
    (作者供职于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