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城 张 格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腹主动脉瘤的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腹主动脉瘤的致病因素和危险因素较为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探明,已明确的部分涉及遗传因素、生活习惯、先天因素及代谢因素等。在中青年群体中,腹主动脉瘤多由创伤与感染因素损伤腹主动脉壁的完整性,引起节段性抗张强度降低所导致。医学文献表明,在普通人群中,女性腹主动脉瘤的患病率较低,而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患病率,有腹主动脉瘤家族史的人群患病率更高。高龄人群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更高,因为动脉壁弹力纤维的半衰期是60年,在60岁左右时,与年轻群体相比,其主动脉壁中的弹力纤维钙化、降解和断裂明显增多,大约一半弹力纤维出现衰退,动脉壁的抗张强度因此显著降低。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代谢因素也是腹主动脉瘤的危险因素。目前的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与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发展最为密切,有多种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男性及女性更易发生腹主动脉瘤,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又与高血脂与高血糖等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此外,研究表明,糖尿病会降低动脉壁的修复能力,使动脉壁难以抵挡各种致病因子造成的组织损伤。因此,55岁以上的人群要严格控制脂肪摄入,常进食低糖、低脂食品,有助于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进而降低腹主动脉瘤的发生率。 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可能会导致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发展。其中,吸烟是公认的与腹主动脉瘤的严重程度和进展相关的最强危险因素。烟草制品中的尼古丁等通过相关途径可诱导金属蛋白酶合成并导致主动脉损伤和扩张,而水果或蔬菜中的某些成分可以通过抑制金属蛋白酶减轻主动脉损伤。吸烟人群更容易得腹主动脉瘤,目前吸烟者的患病风险几乎是从未吸烟者的5倍。研究表明,每日吸烟量大和长吸烟年限的人群腹主动脉瘤发病率更高,而戒烟会降低抽烟人群患腹主动脉瘤的概率。因此,长期吸烟及每天20支以上者要严格控制、及早戒烟。摄入动物脂肪过多会导致高脂血症,无论是胆固醇还是甘油三酯升高均能通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炎症的方式损伤主动脉壁,促进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和发展。糖分摄入过多也会影响主动脉壁的结构和功能。过量饮酒也是腹主动脉瘤的高风险因素,通过控制饮酒量或者戒酒可能会降低风险。 此外,缺乏锻炼、超重、精神压力大、熬夜等能增加患腹主动脉瘤的风险,这可能与潜在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炎症、高血压等疾病风险升高相关。高纤维摄入可有效降低患病风险。具体而言,水果、坚果、蔬菜、谷物等植物性食物富含纤维,增加摄入可以降低患腹主动脉瘤的风险。体育锻炼、规律的睡眠作息、良好的情绪状态等与该病的风险降低相关。 综上所述,吸烟(尤其是长期大量吸烟)、动物脂肪摄入过多、糖分摄入过多、熬夜、精神压力大、缺乏锻炼、食物纤维摄入过少等不良生活习惯与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及时纠正上述不良习惯可有效降低腹主动脉瘤发生发展的概率。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