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常言道:“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是比较常见的骨骼损伤问题,并且骨折的康复是一个漫长过程。骨折后,及时就医非常重要,康复同样也很重要。如果是上肢等部位骨折,患者仍然可以正常生活行走;如果是下肢或其他重要部位骨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疼痛,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后期功能。 骨折后是静养还是锻炼 骨折后是该锻炼还是休息呢?可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判断。大家知道,手术后应卧床静养,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患者的体力逐渐康复。有些患者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术后身体还比较虚弱时就想通过多活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殊不知,活动太过频繁反而容易出现负面影响。因此,在手术之后应先休息一段时间,等到术后伤口完全愈合,局部疼痛感减轻,才可以通过适当活动肢体的方式增加运动量。在活动的过程中,患者还要掌握合理的方法,不可进行高强度运动。 骨折后的康复训练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循序渐进。很多人对康复训练缺乏认知,认为只要“骨头长好”就万事大吉了。骨骼、肌肉是运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骨折后骨骼、肌肉、神经控制功能的协调一致,是人体恢复运动能力的保证。良好的康复训练不仅能够促进骨折局部血液循环、加强骨折固定,还可以促进组织修复能力,防止组织粘连,进而加快骨折愈合速度,并减少并发症。 想要康复应该怎么做 适当进行康复训练:骨折后想要康复,方法要正确。骨折早期,通常是伤后1周~2周,患肢局部有疼痛、肿胀、被外固定限制,骨折的地方未愈合,在关节不动的前提下,有节奏地收缩肌肉;骨折中期,通常是伤后3周~8周,患者疼痛感已消失,肿胀消退,并且骨折愈合趋于稳定,此时,除了继续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外,训练的重点主要以维持和扩大关节活动范围和力量训练;骨折后期,通常是伤后8周~12周,此时患者骨折已经达到临床愈合,外固定已经去掉,患侧骨骼有一定的支撑力,可增加关节的主动活动,训练肌肉的协调性和灵巧性。 补充足够营养:及时补充营养物质,有助于身体更快康复。骨折早期,骨折处瘀血肿胀,饮食宜清淡,多吃一些蔬菜、水果、豆制品、蛋类等,忌辛辣、燥热、油腻的食物,尤其是不能过早食用肥甘、厚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鸡汤等;骨折中期,肿胀消退,骨痂生长需要大量营养,饮食要高营养,如骨头汤、鸡汤、动物肝脏等,以补充更多的维生素和蛋白质;骨折后期,瘀血已基本吸收,可食用富含钙、铁的矿物质。 先活动其他部位:要避免活动牵连骨折的部位,在活动的过程中,受伤的部位要保护好,先活动其他部位,通过这种方式让其他部位的循环速度加快,不宜针对患病的部位过多活动,否则局部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过多锻炼可能会让伤口出血。 此外,患者尽量多喝水,促进血液流动;避免长时间卧床,要进行适量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损伤的部位恢复。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