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霞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导致脑部神经细胞死亡的症状。如今,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目前,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是溶栓治疗。 什么是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是一种使用药物溶解血栓从而恢复血液流通的治疗方法。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栓形成是导致脑血管阻塞的主要原因。溶栓治疗可以迅速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流,挽救患者的生命。 溶栓治疗的适应证 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是溶栓治疗的主要适应证之一。患者发病后,尽早实施溶栓治疗,可以迅速恢复脑部的血流,减轻脑细胞的缺血和缺氧程度,挽救患者的生命。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应该在症状出现后尽快进行治疗,通常在发病后3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其中,对于某些特定患者,可以在发病后4.5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心血管疾病。通过溶栓治疗,可以迅速溶解血栓,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挽救心肌细胞,降低心肌梗死的死亡率。 溶栓治疗的禁忌证 出血性脑卒中 对于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并不适用,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因为在出血性脑卒中的情况下,脑部会出现出血现象,如果进行溶栓治疗,药物会加快出血速度,导致脑部出血量增加,进一步损害神经功能。 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是溶栓治疗的绝对禁忌证,因为药物可能会导致出血症状加重或者脑积水等并发症,从而增加患者发生死亡风险。 近期手术或外伤 近期手术或者外伤是溶栓治疗的相对禁忌证,因为手术或者外伤会对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而溶栓治疗可能会加重这种损伤程度,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 短时间内大量口服抗凝药物 短时间内大量口服抗凝药物是溶栓治疗的相对禁忌证,因为抗凝药物会影响血液的凝固功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如果在此种情况下进行溶栓治疗,会进一步增加出血风险。 严重高血压 严重高血压也是溶栓治疗的相对禁忌证,因为高血压会导致血管破裂,增加出血风险。如果在此种情况下进行溶栓治疗,会产生出血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禁忌证并不是绝对的,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治疗的风险和益处,来决定是否进行溶栓治疗。因此,在进行溶栓治疗前,患者需要告知医生所有的病史和药物使用情况,以避免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等风险。 总之,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而溶栓治疗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救治方法之一。但是,在进行溶栓治疗时,需要考虑到禁忌证和副作用等因素,同时还需要注意治疗的时机,只有及时进行治疗,才能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供职于河南大峪沟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内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