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骨髓穿刺术本身并不可怕 |
|
□李文悌 很多人一听到骨髓穿刺术(简称骨穿)就发怵,那么,骨穿真的很可怕吗?其实不然,骨穿是一种常见的、有效的诊疗手段,是血液内科必需的检查手段之一。骨穿是对穿刺部位局部麻醉后,使用穿刺针在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胸骨柄或腰椎棘突等部位吸取骨髓的操作。做涂片仅需要0.1毫升~0.2毫升的骨髓液;做骨髓培养,需要0.5毫升~2.0毫升的骨髓液。技术熟练的医生进行骨穿操作,仅需要几分钟。正常人的骨髓造血组织平均有2600克,每次骨穿抽取的量最多为0.3克,且骨髓是人体再生能力很强的组织,抽了后会很快再生,对患者的健康没有损伤。 也许骨穿令人发怵的不是其操作本身,而是骨穿的适应证。那么,为什么要做骨穿呢?因为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是诊断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查可以:1.确诊某些造血系统疾病:如尼曼-匹克病、戈谢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病、各种类型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转移癌等,也可以通过骨髓检查排除某些疾病,或者评价疗效、判断预后。2.协助诊断部分血液系统疾病:比如缺铁性贫血、肾性贫血、感染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3.提高某些疾病的诊断率:利用骨髓液检查疟原虫、黑热病小体、红斑狼疮细胞可提高相应疾病诊断的阳性率。不明原因的肝、脾、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的发热、骨痛或恶病质,末梢血检查有不明原因的血细胞过多、过少或出现幼稚细胞,疑似有血液恶性肿瘤或其他肿瘤转移至骨髓,有异常蛋白血症等都是骨髓象检查的适应证。 骨穿虽然为有创性检查,但是因操作简单、骨髓液抽取量少、患者痛苦小,故对机体没有很大的损害,不需要特殊护理。对于体质弱、有出血倾向者,检查后应采取止血、卧床休息、防止感染的措施。 患者之所以对骨穿感到恐怖,通常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对穿刺的部位不了解。骨穿不是在脊柱上操作,穿刺点周围没有重要的中枢神经,不会导致瘫痪。髂骨的髂前上棘或髂后上棘是穿刺最常用的部位。2.对穿刺量不了解。相对于正常人平均2600克的骨髓造血组织来说,每次骨穿抽取的骨髓液量(0.2克~0.3克)是微不足道的,不会对健康有损害。3.骨穿意味着怀疑血液系统存在疾病,这些疾病的疗程长,临床治愈率低,容易复发,疾病本身带给患者的恐惧感要远大于骨穿操作带给患者的恐惧感。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