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医技在线
PDF版查看  第六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九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十一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心脏瓣膜有问题 还能运动吗
无痛性血尿 小心是膀胱癌
孤独症的早期识别和干预
浅谈腹主动脉瘤的药物治疗
气管切开不可怕
带您了解自然分娩
1
11 1 2023年4月8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心脏瓣膜有问题 还能运动吗
 


□曾军

心脏就像一座有4个房间的小房子,它有水、有电、有门、有墙,而心脏瓣膜就像这座小房子的门。我们的心脏有4道这样的门,分别是连接左心房和左心室的二尖瓣;连接右心房和右心室的三尖瓣;连接主动脉和左心室的主动脉瓣;连接右心室和肺动脉的肺动脉瓣。
    心脏的这4个瓣膜就像4道单向开启的门,保证血液顺着一个方向通过心脏而不发生逆流。
    血液通过打开的二尖瓣和三尖瓣流入左、右心室。当心室充满血液时,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这样可以防止心室收缩时血液反流入左、右心房。
    随着心室的收缩,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被打开,血液被泵出心室。右心室的血液通过肺动脉瓣进入肺动脉,到达肺部,进行氧气交换;左心室的血液通过主动脉瓣进入主动脉,为全身各脏器供血。当心室停止收缩后,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从而防止血液反流入心室。
    每次心脏的搏动都会重复上述过程,保证人体全身的血液循环。
    心脏超声是检查心脏瓣膜工作是否正常的常用手段之一。
    瓣膜关闭不全,就像房间的门关不紧一样,会造成血液的反流;而瓣膜狭窄,就像门不能完全打开,造成血液流动的通道不畅。
    一般来说,轻度瓣膜关闭不全或狭窄,不必太在意,也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只要定期(一般3个月~6个月)进行心脏超声复查就可以了,对日常生活和运动影响不大。
    重度瓣膜关闭不全或狭窄可能会有心力衰竭、胸痛或者晕厥等症状,患者要及时就诊,请心内科或者心外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有的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把瓣膜修整一下就好了;有的可能需要把损坏的瓣膜换掉。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有的瓣膜置换手术也可以微创进行了,这样就减少了损伤,缩短了手术时间,患者也能更快恢复。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心脏健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出现心脏瓣膜狭窄或者关闭不全,抑或做了心脏瓣膜手术,还能运动吗?该怎样运动呢?
    在现实生活中,心脏瓣膜病患者可能有两个极端:
    一方面,有些患者得知自己患病后,总是过于小心而不敢运动,自己有意识地减少活动,甚至整天不出门,在家静养;另一方面,有些患者为了尽快恢复健康,盲目增加运动量,什么运动都敢进行。
    事实上,对于心脏瓣膜病患者应该怎么运动不能一概而论,每位心脏瓣膜病患者都有安全有效的运动范围和运动方式,必须找到最适合自己、最科学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否则会适得其反。
    现在,心脏康复理念越来越普及,也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康复及适量运动,有利于心肺功能的恢复。
    相关专家共识和指南指出,鼓励所有心脏瓣膜病患者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身体活动,包括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避免久坐。运动可以起到控制体重、降低相关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的效果。
    那么,心脏瓣膜病患者应该进行什么运动呢?
    轻度心脏瓣膜病患者通常没有运动限制,只要运动过程中不出现不适和相关体征(头晕、乏力、胸痛,呼吸不畅等)即可。
    中度至重度的心脏瓣膜病患者,一般来说可以增加生活中的低强度体力活动,并参与一些低强度的体育锻炼,比如慢走、打太极拳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和相关体征,则需要停止运动并就医。
    如果要进行中等强度和高等强度的锻炼,建议最好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并且训练前可能要进行专业评估,比如运动平板试验、心肺运动试验等。这些在大型“三甲”医院的心脏康复科或者心内科都能进行。
    总体而言,与心脏瓣膜狭窄相比,瓣膜反流患者的耐受性会更好一些。因此,对中度至重度瓣膜反流患者的运动限制要求没有那么严格。
    1.若左心室和主动脉没有明显扩张并且射血分数保持>50%,则即使有严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仍然可以参加中等强度的运动。
    2.若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0毫米、射血分数≥60%、静息肺动脉压<5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且心肺运动试验未发现心律失常,则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可以参加中等强度的运动。
    3.对于严重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狭窄的患者,则建议进行低等强度的运动。
    当然,还有瓣膜脱垂、先天性瓣膜畸形等其他更复杂的情况,这里就不展开论述了。相信在心脏康复科医生的专业指导和帮助下,这些患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
    另外一种要讨论的情况就是已经进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运动方案。
    传统观念认为心脏手术是大手术,术后患者需要静养,因此很多患者整天不是躺着就是坐着,出门能坐车就不走路。其实,这些患者同样需要运动。运动对心脏瓣膜术后患者是有益的,能保证心肌血氧供应,降低心脏瓣膜病术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运动能力的恢复及提高生活质量。
    在心脏瓣膜病术后早期,可以从第二天开始,在家人的搀扶下下床行走,然后逐渐独立行走,并循序渐进地增加行走的距离或时间,直到出院。术后4周~6周,可以到医院心脏康复科进行相应的医学评估,让医生制订心脏康复计划。对于这些患者,一般建议术后3个月再开始全方位的运动,比如游泳、骑自行车、登山、打高尔夫球等。
    最后要提醒心脏瓣膜病患者,在运动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细节:1.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病术后患者及心功能不全患者,运动前做好相应医学评估;2.进餐与运动至少间隔1小时;3.运动前后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少量多次。最好在他人的陪伴下运动,这样会更安全;4.运动前要热身。运动时宜循序渐进,逐渐加量。若出现头晕、气促、胸闷、心慌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若休息后没有缓解或者症状加重,需要及时就医。
    (作者供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心内科)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