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勇锋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群发病率很高的脑血管疾病,发病后会对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伤害。为了减轻后遗症、远离疾病危害,患病后“黄金治疗期”(6小时)内应尽早到医院进行溶栓、取栓治疗,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多数患者会出现后遗症,因此其家属还要精心护理。那么,脑梗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什么呢? 第一,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患者要戒烟戒酒,吸烟和饮酒都是血栓形成并导致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避免熬夜,因为睡眠不足会引起高血压病,进而导致病情变化;每天适当运动,比如慢跑、散步等,久坐或者久躺容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也不利于肢体功能恢复;能基本自理的患者尽量不要依赖家人,最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第二,防止因跌倒导致意外伤害。患者在穿衣或低头系鞋带等活动时,动作一定要缓慢,避免意外伤害,甚至骨折。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活动的空间要注意保持相对宽敞,尽量不要有障碍物,以免增加跌倒风险。值得注意的是,洗澡时间过长会出现晕厥、跌倒、摔伤,或者严重脱水,导致再次出现脑梗死。 第三,脑梗死患者在饮食当中也要多加注意,应以低盐、低脂的食物为主,不要吃得过于单一和油腻。患者要注意营养均衡,推荐每日摄入适量的淀粉类主食,以免出现高血糖,要兼顾一定数量的优质蛋白,并且要搭配水果和蔬菜。为了预防便秘,患者在日常饮食上需要增加富含纤维素食物的摄入量,保证每日饮水量,这样不仅能够预防便秘,还能预防卒中复发。 第四,要遵医嘱服用药物。口服药物治疗是预防卒中复发的关键,但也需要观察有无药物副作用。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患者需要观察大便颜色,定期检查血常规,如果大便发黑且合并贫血,要高度怀疑发生消化道出血。 第五,坚持康复训练。脑梗死发病6个月内是康复训练的“黄金时期”,患者要按照康复计划定时定量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与主动锻炼。即使超过6个月,坚持康复训练也会改善部分症状,但要保护好关节,避免出现关节磨损。对于失语患者,家人要帮助其进行语言训练。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家人进行日常护理时还要预防褥疮,每3小时为患者翻身1次;及时为患者擦身,及时为其更换衣裤、晒被褥等。 第六,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脑梗死患者大多会出现自卑心理,并伴随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发展成为抑郁症。家人应该关心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纠正患者精神、意志力方面的错误倾向,鼓励患者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脑梗死虽然致残率和致死率高,但是通过规范治疗和家属的精心护理,可以降低危害程度,为患者康复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生存得更有尊严。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三病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