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现杰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心脏病,是由心肌血液供应不足引发的疾病。这种心肌血液供应不足的情况通常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引起的。当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受阻,心肌就会因缺氧而损伤,严重时可能引发心肌梗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医学界提出了两种主要的手术方式:CABG(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PCI(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但是,这两种手术方法各有优势和适应证。对于患者和医生来说,理解这两种手术方式的特点和差异至关重要。 什么是CABG CABG是一种开胸手术,就是建立新的血液通路,绕过冠状动脉中的阻塞部位,从而改善心肌血液供应。在手术中,医生取患者自身的血管(如大腿静脉或内乳动脉)作为移植物,将其一端与主动脉相连,另一端与阻塞部位下游的冠状动脉相连,从而实现旁路。 CABG的优点是能够为患者提供长期而稳定的心肌血液供应。尤其是对于那些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或主干病变的患者,CABG往往能够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CABG并非没有缺点。首先,CABG是一种开胸手术,创伤大,对患者的身体条件要求较高。其次,CABG术后患者恢复期较长,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术后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肺部并发症、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此外,CABG虽然能够改善心肌血液供应,但是并不能改变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术后不仅需要继续进行药物治疗,还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什么是PCI 与CABG相比,PCI则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PCI是在患者的股动脉或桡动脉插入导管,将带有球囊的导管尖端推到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阻塞部位,然后将球囊充气,使得狭窄或阻塞的血管腔扩张,恢复血液流通。在球囊充气的同时,医生将一个金属支架放在血管腔内,以防血管再次狭窄。 PCI的优点是微创性,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尤其是对于那些不能耐受开胸手术的患者,或者只有单支局限性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PCI往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PCI并非万能的。首先,PCI虽然能够扩张冠状动脉,恢复血液流通,但是不能清除血管壁上的斑块,而斑块有可能在术后一段时间内再次形成新的狭窄或阻塞。其次,PCI术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栓形成。这对于一些不能耐受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来说,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如何选择 总的来说,CABG和PCI各有优缺点,适应证也不相同。具体选择哪种手术方式呢?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变的严重程度、年龄、体质、并发症、术后的生活质量等因素。无论选择哪种手术方式,术后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改变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要戒烟、限酒、控制饮食、适度运动,以降低冠心病的复发风险。此外,患者还要定期复查、按时进行药物治疗。这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现代医学以其精细化、个体化的特点,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了多种可能性。随着医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更多、更好的治疗方式也会逐渐出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治疗冠心病。 (作者供职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成人心脏外科一病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