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萍
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在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情况下,尽量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直至专业医疗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在急诊护理中,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操作方法非常重要,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判断依据 在进行心肺复苏操作之前,首先要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判断依据。 意识丧失 患者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无法唤醒。 呼吸停止或异常 患者呼吸急促、浅表或停止。 脉搏消失 在成人的颈动脉或股动脉处无法触及搏动。 皮肤发绀 患者的皮肤呈现暗紫色。 当发现患者出现以上情况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操作步骤 心肺复苏操作分为两个阶段: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将患者平躺在硬平面上,如地板、担架等。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在患者背部垫上一块木板,以增加按压效果。 双手叠加,手指交叉,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中部,双肘关节伸直,肩部正对患者胸部。 保持上半身垂直,用体重向下施加压力,使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然后放松压力,让胸骨回弹。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次~120次。 在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可以请他人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援。 人工呼吸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在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检查患者的呼吸和脉搏。如果呼吸未恢复且脉搏仍然存在,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如果呼吸未恢复且脉搏消失,开始进行人工呼吸。 将患者的头向后仰,打开气道。可以用一只手托住患者的额头,另一只手按住患者的下巴,使头部后仰。 将自己的嘴完全覆盖患者的嘴,用力吹气,使患者的胸部明显抬起。每次吹气时间约1秒,观察患者的胸部回落后再进行下一次吹气。每次吹气量约为500毫升。 每进行2次人工呼吸后,再进行30次胸外按压,如此循环进行。 注意事项 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时,要保持冷静,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避免因慌乱而导致操作失误。 胸外按压时要确保力度适中,过轻无法达到有效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过重可能导致肋骨骨折等并发症。 人工呼吸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胸部起伏,确保吹气量适中。同时要避免过度通气,以免导致胃胀气等并发症。 如果现场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应尽早使用。AED可以检测心律并给予电击治疗,有助于恢复正常心律。在使用AED时,要严格遵循设备的操作指南。 在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时,要尽量减少中断时间,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总之,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操作方法,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患者的生命。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增强自己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作者供职于枣庄市立医院急诊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