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静云
在医疗领域,围手术期指的是从决定进行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结束后的康复阶段。这个阶段对患者的康复和手术效果非常重要。其中,围手术期护理作为关键的一环,为患者的手术过程和术后康复提供了全方位的关怀和支持。 围手术期护理的意义 首先,通过术前评估,医务人员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手术做好充足的准备。其次,术中护理能够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最后,术后护理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围手术期护理的组成部分 术前护理 在术前阶段,医务人员会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营养状况、重要器官的功能、疼痛管理能力及心理状态等,以便为患者提供适合的护理方案。同时,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和手术类型,医务人员还会给予患者特定的术前指导,包括如何做好术前准备、术前的饮食和排泄方式等。此外,医务人员还会为患者提供术前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做好术前准备及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术中护理 在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在严格的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在手术开始前,医务人员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认麻醉和手术的方案。在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情况等,并及时记录下来。手术物品的准备也是非常重要的,医务人员需要提前一天准备好次日手术器械及一次性物品。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测、伤口的观察与处理、疼痛管理、饮食指导、康复训练等多个方面。医务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血压等,及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如是否有出血、感染等。此外,术后疼痛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止痛药。在患者恢复期间,医务人员还需要给予患者特定的康复指导,包括如何进行康复训练、如何正确活动等。同时,针对不同的手术类型和患者需求,医务人员还会给予患者特定的饮食指导和营养支持。 护理方法 个性化护理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手术方式等因素,医务人员会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以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 心理支持 围手术期患者往往存在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医务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疼痛管理 术后疼痛是患者常见的问题,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适当止痛措施,缓解患者的痛苦。 早期康复 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早期的康复训练和指导,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家庭和医院过渡期护理 当患者即将出院时,医务人员需要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培训,以确保患者在家庭环境中能够得到较好的康复。 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全方位护理,医务人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使患者更加安全、舒适地度过手术的全过程。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