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中
脑动脉瘤是一种潜在的致命性疾病,它隐藏在颅内,通常无症状,很难被发现。脑动脉瘤一旦破裂,会导致严重的颅内出血,危及患者生命。 脑动脉瘤的风险因素 脑动脉瘤与多种风险因素相关,包括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了解这些风险因素,有助于我们提前预防和干预。 高血压病 长期高血压病会导致动脉壁受损,增加脑动脉瘤风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以降低脑动脉瘤的风险。 糖尿病 糖尿病会增加脑动脉瘤的风险,因为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壁。控制血糖,可以减少脑动脉瘤。 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会导致血液黏稠,增加脑动脉瘤的风险。调整饮食习惯、降低血脂,有助于预防脑动脉瘤。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壁逐渐变脆弱,脑动脉瘤的风险增加。注意年龄相关的健康管理,可以降低脑动脉瘤的风险。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可以早期发现脑动脉瘤的迹象。4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或两次体检,包括CT(计算机层析成像)血管造影、磁共振等检查。针对脑动脉瘤的体检,建议进行以下检查。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MRA可以显示脑动脉瘤的部位、瘤体大小,对于发现>3毫米的颅内动脉瘤具有敏感性。 头颈CTA(CT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造影可以清晰地显示脑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脑血管造影(DSA) 是诊断脑动脉瘤的“金标准”,可以发现MRA、CTA难以发现的小动脉瘤,也能够进一步评估脑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其他指标,初步预测动脉瘤破裂风险的高低。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饮食 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过于辛辣和油腻的食物。适量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有助于预防脑动脉瘤。 运动 适度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可降低脑动脉瘤的风险。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 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均会增加脑动脉瘤的风险。戒烟限酒,有利于防止脑动脉瘤。 及时治疗相关疾病 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时,要及时治疗,控制病情。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定期复查。 注意季节变化 季节变化会影响血压波动,进而增加脑动脉瘤的风险。在冬季,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在夏季,要避免高温环境,保持室内通风。 脑动脉瘤患者的注意事项 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用力排便,以免引起血压波动,增加脑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避免受凉 脑动脉瘤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导致血压波动。 控制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患者要按时服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血压突然升高,导致动脉瘤破裂。 控制情绪 避免突然紧张、愤怒等负面情绪,以免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增加脑动脉瘤的破裂风险。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神经介入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