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护理
脐带绕颈怎么办
血友病患儿如何预防关节畸形
令人苦恼的孕期便秘如何避免
子宫内膜癌不只是中年女性才会得
1
11 1 2023年12月19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子宫内膜癌不只是中年女性才会得
 

□潘敏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更年期或绝经后女性多发。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有年轻化趋势。因此,普及子宫内膜癌知识,让更多人了解其危害性,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介绍子宫内膜癌的基本知识、病因与风险因素及如何预防和治疗,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防范这种疾病。
基本知识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发生在子宫内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根据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主要分为内膜样癌、浆液性癌、黏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癌肉瘤。其中,以内膜样癌最为常见,占所有病例的80%以上。子宫内膜癌的症状和体征与其他妇科疾病相似,主要包括阴道不规则流血、腹部疼痛、发热、疲劳、体重减轻等。这些症状往往被忽视或误认为是更年期或月经不调等正常生理现象。因此,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自我观察是及早发现子宫内膜癌的关键。
    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方法是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和病理学检查。阴道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子宫内膜的厚度、形态及病灶情况,协助医生诊断。病理学检查是通过组织活检或手术标本进行病理诊断,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化程度。此外,还有一些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辅助诊断方法。
病因与风险因素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其中,雌激素水平过高是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重要病因之一。长期高水平雌激素刺激可使子宫内膜异常增生,最终导致癌变。此外,肥胖、长期无排卵、不孕不育、晚育、未哺乳等生殖因素也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联。这些因素可能影响体内激素水平或使子宫内膜受到慢性炎症刺激,从而增加癌变风险。近年来,遗传因素在子宫内膜癌发病中的作用也逐渐受到关注。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史,可能存在特定的基因变异或遗传缺陷。
治疗与预后
    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方法取决于疾病的分期和患者的年龄。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全子宫切除术或子宫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等。对于早期病例,手术切除的预后较好,生存率较高。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主要用于手术无法切除或术后辅助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也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预后和复发风险取决于多种因素,比如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患者年龄和一般状况等。一般来说,早期发现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即使在早期发现的情况下,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复发。因此,定期随访、复查对于监测病情变化和及时发现复发情况至关重要。患者及其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和随访计划,以便更好地管理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
如何预防
    要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需要采取综合措施。首先,保持正常体重对于预防子宫内膜癌至关重要。肥胖会增加体内雌激素水平,从而增加患癌风险。因此,要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其次,健康饮食也是预防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手段。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此外,规律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癌症的发生。最后,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也是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关键步骤。通过宫颈涂片检查、超声检查等手段可以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比如长期无排卵、不孕不育、晚育等,应定期进行针对性检查和随访观察。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严重的妇科疾病,但并非只有中年女性才会得。许多年轻女性受到这种疾病的威胁。因此,普及子宫内膜癌的知识和增强预防意识非常重要。了解子宫内膜癌的基本知识、病因与风险因素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广大女性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异常情况。同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不良生活习惯等,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对于已经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和随访计划非常重要。通过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方法,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疾病也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供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