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如何预防和治疗冠心病 |
|
如何预防和治疗冠心病 □苗文涛 冠心病的定义和类型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根据其发病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心绞痛型 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常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寒冷等因素诱发,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心肌梗死型 由于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或斑块破裂,导致心肌严重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心肌坏死。此型病情较为危急,需要及时就医。 心律失常型 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脏电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心律失常。此型患者可能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 心力衰竭型 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从而引起心力衰竭。此型患者可能出现气喘、乏力等症状。 猝死型 由于心搏骤停导致猝死,此型病情危急,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急救。 冠心病的发病原因 血脂异常 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等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些血脂异常会导致冠状动脉血管壁沉积胆固醇等脂质,形成粥样斑块,进而引起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 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会使冠状动脉血管壁受到压力,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此外,高血压病还会增加心脏负担,使心脏泵血困难,加重心肌缺血缺氧。 糖尿病 糖尿病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容易引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同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较高,也增加了血管壁沉积胆固醇的风险。 吸烟 吸烟会释放大量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等,这些物质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吸烟还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容易形成血栓,诱发冠心病。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冠心病病史的人,其患病风险相对较高。这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但也与生活习惯、环境等因素有关。 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 控制危险因素 针对冠心病的病因,积极控制血脂异常、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保持血压稳定、血糖正常,定期检测血脂水平。同时,戒烟限酒也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改善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冠心病非常重要。建议饮食均衡、低盐低脂低糖,适量运动、保持正常体重。此外,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心态也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及时就医治疗 如果出现胸闷、胸痛等疑似冠心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降血脂药物、扩张冠状动脉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改善心肌缺血缺氧、防止血栓形成、稳定斑块等,从而缓解症状,预防心血管事件。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一种常用的冠心病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需要在有经验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治疗。 外科手术 对于严重的冠心病患者,外科手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心肌供血情况、减轻心脏负担,但需要在大型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治疗。 (作者供职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