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八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二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四版:健康促进
 
第十二版:妇幼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前置胎盘知多少
龋病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危害及防治
炎症性肠病的病因与治疗
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1
11 1 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炎症性肠病的病因与治疗
 

□陆锋

YIYAO WEISHENG BAO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在儿科领域,炎症性肠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炎症性肠病的病因
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较为复杂,涉及遗传、免疫和环境等多个因素。
克罗恩病的病因 克罗恩病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10%~20%的患儿有家族病史。此外,环境因素(如吸烟、饮食、生活习惯等)也可能影响克罗恩病。免疫因素在克罗恩病的发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这是因为机体免疫系统对肠道细菌或真菌等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导致肠道炎症反应。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也与遗传、环境和免疫因素有关。研究发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其亲属中,患病人数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在环境因素中,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肠道微生态等都可能影响溃疡性结肠炎。免疫因素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机体免疫系统对肠道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导致肠道炎症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在病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使得两种疾病在临床表现在发病机制和治疗上也有所不同。
炎症性肠病的症状与诊断
克罗恩病的症状 克罗恩病的症状多样,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体重下降、腹部包块等。部分患儿可伴有发热、营养不良、皮肤病变等全身症状。腹部包块是克罗恩病的典型症状之一,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
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和腹痛,常有里急后重感。腹泻常与黏液脓血便伴发,呈发作性或持续性。病情严重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营养不良、关节病变等。
诊断方法与流程 诊断炎症性肠病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和组织学检查是诊断炎症性肠病的重要手段,可以观察到肠道黏膜的病变情况。影像学检查,如MRI(磁共振成像)、CT(计算机层析成像)等可帮助医生了解肠道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此外,生化检查和血液检查也可为诊断提供重要信息。诊断标准包括临床标准、内镜标准和病理标准等多个方面,同时需要排除其他肠道疾病的可能性。
克罗恩病的治疗
一般治疗 强调营养支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对于有生长、发育障碍的患儿,应给予生长激素等治疗。
药物治疗 包括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常用的抗炎药物有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生物制剂,如英夫利西单抗、维多珠单抗等。
手术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儿,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肠段切除、肠镜下治疗等。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 强调饮食调整,避免过敏食物和刺激性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等。对于病情严重的患儿,可能需要禁食或肠外营养支持。
药物治疗 包括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常用的抗炎药物有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生物制剂,如英夫利西单抗、维多珠单抗等。对于病情较轻的患儿,可以使用水杨酸类药物,如柳氮磺吡啶等。
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病情严重的患儿,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全结肠切除、回肠造口等。
治疗策略
治疗抵抗 部分患儿对常规药物治疗反应不佳,出现治疗抵抗。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尝试更换药物种类或调整药物剂量,也可以考虑使用生物制剂等更先进的治疗方法。
旧病复发 复发是炎症性肠病的常见问题。为了预防复发,患儿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诱发因素,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
并发症的处理 炎症性肠病患儿可能出现营养不良、贫血等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关注这些并发症的处理,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多学科合作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消化科医生、营养师、心理医生等。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长期预后展望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效果逐渐提高。多数患儿在经过规范治疗后可以控制病情,部分患儿甚至可以完全治愈。对于长期预后,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病情和治疗反应进行评估,制订适合的治疗计划。同时,家长也需要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作者供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中医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