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三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如何及时发现心肌梗死和脑梗死
患儿发热伴惊厥 怎么办
懒是精神障碍的一种症状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表现和预防
1
11 1 2024年1月18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懒是精神障碍的一种症状
 


□郝文煊

   在临床上,我经常听到患者这样说:
    “早上起床不想叠被子,不想刷牙洗脸。”
    “我提不起劲,不想和别人说话。”
    “我什么精神症状都没有,只是懒点儿,这也是病吗?”
    懒得吃早饭,懒得运动,懒得收拾屋子,懒得去努力……懒,似乎已成为拖延、依赖、不进取等的代名词。
    其实,懒是精神障碍的一种症状,医学上称为阴性症状。阴性症状是一种症候群,主要表现为孤僻日益加重、活动量减少、不愿意与人交往、不讲卫生,事事需要别人督促。有这种症状的人,对任何事都缺乏兴趣,和他人眼神交流少,面部表情少,对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表现得无动于衷,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丧失情感反应,对自己的家人、同事、朋友也越来越淡漠,不能理解和识别别人的情感表露,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果患者不及时治疗,会造成生活自理能力、沟通能力、工作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下降。
    这种阴性症状,因为相较冲动伤人对他人的危害性较小,所以更容易被忽视,从而延误治疗时机。如果患者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容易产生社会功能退化。患者应该及时就诊,让医生进行专业的治疗。
    如何防止出现阴性症状?这是精神康复的重要任务。
    精神康复又称社会心理康复,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神疾病全程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精神疾病患者,精神康复以技能训练为主,配合必要的教育、心理干预、环境支持,让患者尽可能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或重新获得技能,提高患者独立生活的能力,最终让患者重返社会。对精神康复,美国给出的定义是:精神康复是一种修复和转型的过程,使一个精神障碍患者能在一个社区中过着有意义的生活,同时为自己的人生而不断努力。
    精神康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体能训练 进行简单易操作的体育项目,比如打羽毛球、跳绳、练瑜伽等。进行训练时,要注意安全,循序渐进。
    家庭生活技能训练 对病程较长的慢性衰退患者,着重培养其穿衣、洗漱等,坚持每日数次手把手地教其家庭生活技能。除了严重衰退者训练没效果外,大多数患者在2周至3周内效果较好,症状改善明显。这种训练必须持之以恒,一旦松懈,则患者会回到原来的状态。
    让患者有自己的情感,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人的情感活动包括内心的体验和面部表情。首先,要让患者对生活感兴趣。兴趣越大,情感投入越多,愉快感也就越强。其次,要让患者设身处地地体谅和关心他人。只有理解别人的情感,才能唤起自己的情感。再次,让患者的生活充实起来。聊天、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等日常生活中非常简单的事情,都可以让患者的生活充实起来。整日呆坐少语、无所事事,自然难以产生真实的情感。最后,要引导患者适时适度地表达情感。患者家属要耐心帮助患者,引导患者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社会技能训练 患者家属要每天让患者关注新闻动态,学习新知识,并用于实践;不能打压患者,要对患者进行鼓励式教育,主动发现患者微小的进步,并给予肯定;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经常与患者谈心,尽量满足患者合理的需求。这样做,都有利于患者恢复。
    生活技能训练 让患者洗菜、擀饺子皮、包饺子、收拾桌子等,提高其生活技能。可以给予患者物质奖励,以提高其训练的积极性。
    精神康复的三大原则:
    功能训练 主要是训练患者语言交流、日常生活、职业活动和社会活动等方面的能力。
    全面康复 是指在躯体上、心理上及社会生活上实现全面的、整体的康复。
    重返社会 是指让患者成为独立自主和有价值的人,能重新参加社会生活和履行社会职责,并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患者家属应知晓家庭康复训练的步骤:不要过分依赖医生;找出患者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患者进行交流,制订改进计划;实施计划时,应有奖惩措施;定期记录患者的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
    没有人能够避开生活中的狂风暴雨,但是只要坚持到底,就会看到云散月明。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早期干预二科)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