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三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如何及时发现心肌梗死和脑梗死
患儿发热伴惊厥 怎么办
懒是精神障碍的一种症状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表现和预防
1
11 1 2024年1月18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表现和预防
 


□王春旭

   常见的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哪些
    食物中毒可以由多种细菌引起。这些细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蜡样芽胞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这种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所产生的肠毒素所污染的食物导致的。这种食物中毒潜伏期短,一般为2小时至5小时,起病急骤,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其中呕吐最为突出,一般不发热。
    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主要通过家禽、家畜等传播给人类,也可能通过被污染的食品传播。能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有未煮熟的蛋类、动物肝脏、冷冻肉、奶制品、豆制品、人工腌制食品等。这种食物中毒的潜伏期通常为进食后4小时至24小时,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可伴皮疹,发热比较明显。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来源于海产品,以墨鱼、鱿鱼、虾、贝类常见。这种食物中毒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发病期通常在进食后数小时至2天内。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多发于每年7月至9月,沿海地区多发。
    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分为5种类型,包括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肠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常见的引起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中毒的食品为肉类、蛋类、乳及乳制品,以及蔬菜、水果等。症状主要有腹泻、腹痛、发热、脓血便等。
    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引起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最常见的食物包括肉类、蛋类、乳制品,以及点心、剩米饭等含淀粉比较多的变质食物。食用被这种细菌污染的食品,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四肢乏力、腹泻、腹痛等。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这种细菌是人畜共患的重要食源性致病菌。这种细菌可以在4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并且能够耐受-20摄氏度的温度,通过污染各种冷藏食品、冷冻食品及巴氏消毒奶等导致食物中毒。因此,这种细菌被称为“冰箱杀手”,可以通过被其污染的食品(如乳制品、冰激凌、肉类、水产品等)感染人体,对孕妇和免疫能力较低者有较大威胁,可能导致持续发热、头痛、肌肉痛、腹泻等症状,还可能使孕妇流产。
    空肠弯曲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这种细菌可通过污染肉类、奶及奶制品和未经消毒处理的水导致感染。容易被这种细菌污染的食品有生的和未煮熟的鸡肉,巴氏杀菌不彻底的牛奶、蛋制品、生火腿等。这种食物中毒有发热、呕吐、腹泻、腹痛、头痛、眩晕等症状。
    细菌性食物中毒有哪些表现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摄入含有细菌的食物导致的,通常会有消化系统症状和全身症状。
    腹泻和腹痛 这是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症状。
    呕吐 细菌性食物中毒可能会引起呕吐。
    发热 有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会发热。
    头痛和肌肉痛 细菌性食物中毒可引起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
    恶心和味觉改变 细菌性食物中毒可能会导致恶心、味觉异常或食欲下降。
    神经系统症状 细菌性食物中毒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引起眩晕、痉挛或失去意识等。
    其他症状 有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会出现皮疹、咽喉痛、血便等症状。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生活饮用水要干净卫生。
    食物要新鲜。
    避免生食或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肉类、蛋类,以及其他潜在被污染的食品,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
    如果新鲜食品需要冷藏,应尽快放入冰箱。分割好的食品、剩余的熟食等应迅速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冻。
    要保持厨房清洁。使用干净的厨具和烹饪工具,使用流动水清洗切菜板、刀具、锅具等。生食和熟食的菜板要分开使用。
    加强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30秒,手指、指缝、手背、手腕等都要洗到。
    做好这些,可以减少细菌传播,降低发生食品污染的风险,从而有效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简单而有效的预防措施,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减少发生食物中毒的风险。
 (作者供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