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河南老龄
PDF版查看  第六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六版:天使之声
 上一版    下一版  
护士长工作手册整理技巧
护士眼中的那些温馨小事
如何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感冒的症状与护理方法
帕金森病患者的家庭护理技巧
手术室护理常识
一种新型踝泵运动机械锻炼装置
1
11 1 2024年1月27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护士长工作手册整理技巧
 

□杨福娜

   在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护理管理资料就是护士长手册。可是,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有护士长感到困惑,护士长手册应该怎么写呢?写什么?甚至产生有没有必要写护士长手册的疑惑。就这个问题,我近期一直在思考,直到最近阅读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读到第三个习惯——要事第一的时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三个习惯章节,提到第四代时间管理理论,比较适用于医院护理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甚至可以为护理学科发展所借鉴。
    在第四代时间管理理论中,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管理矩阵,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时间通过是否紧迫、是否重要两个维度,将管理者分为几类:
    第一类管理者,将大部分时间应用于第一类事务,每天都在应付各种各样的护理问题,有一种疲于奔命的感觉。在医院里,这些事务通常表现为各种临床危机事件,比如抢救患者、临床纠纷、患者紧急诉求、护理工作质量问题等,这些事务既紧迫又重要,需要马上处理,否则整个护理团队机制难以顺利运行。对于这一类管理者来说,每天上班都很累,他们的时间常常花费在处理危机事件上,忙于应付各种紧急任务,满脑子都是如何处理紧急问题,工作疲惫感非常强烈。
    第二类管理者,常常将时间花费在第三类事务中,虽然这些事务很紧迫,但是对于科室发展、学科发展来说,却不重要,比如不必要的交际,或者与工作无关的会议等,甚至有的人会自以为在致力于做第一类事务,认为做的事情很重要。殊不知,这些事务对于长远目标和规划并无益处。
    第三类管理者,则聚焦于第二类事务,在他们的眼中,重要性与目标使命相关,凡是有价值、有利于实现个人目标、组织目标的就是要事,也就是第二类事务,包括谋划战略愿景、规划长期目标、防患于未然、人才培养、梯队建设等,比如查摆发展问题、绘制学科战略地图、制定行动方案、提出预见性举措等。第二类事务并未迫在眉睫,短期内也未必能看到成效,导致很多人避重就轻、因小失大。
    第四类管理者,是在第一、二类管理者基础上产生,他们每天很忙,疲于奔命,稍微放松下来就会借助第四类事务,那些既不重要、也不紧迫的事情,比如浏览网页、玩手机视频、娱乐聚餐等活动,借以逃避现实,借机放松自己。他们的时间除了应付工作以外,大部分都用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躺平”能够非常形象地描述出这种工作状态。
    按照“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的观点,高效能人士的思维是预防型的,他们脑子里装的不是问题,而是机会和未来。而正是因为能预见性地做出建设性工作,所以他们面临的危机和紧迫事件,也就是第一类事务,少之又少,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能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第二类事务,也就是更为高效的事务。
    现在,回归到本文开头提到的问题:护士长手册应该怎么写?写什么?我想,护士长应该首先结合以上时间管理矩阵,分析一下自己属于哪一类管理者,对于自身管理习惯有一个清晰的定位。然后,根据医院和科室发展需要,立足岗位职责,制定护理单元管理目标,明确行动计划,进而按照年、月、周分解目标和计划,确定每个管理周期的护理工作要事,是解决质量薄弱点,是推进质量改善项目、抓好科研教育工作,或者科室人才培养,并最终按照要事计划,在实际工作中去推进,完成护士长手册的计划部分。最后,在护士长手册中做好相关工作的记录,完成护士长手册的总结部分,达到科学管理、提高质量、保存信息的目的。
    护士长手册,可以检验护理单元管理的科学性,反映护士长的执行能力、计划能力和管理能力。护士长每天都会有许多繁杂的工作需要完成,需要在月计划、周日程目标指引下工作,而非在应对纷杂事物之后,把护士长手册的作为应付任务来书写。真正重要的事务,不紧迫,所以被忽略。因此,一本简单的护士长手册,指引护理管理者即知即行,事半功倍。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肿瘤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