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港
血液能够到达人体各处通路,因此也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血液检验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血液检验 血液检验能够反映身体各器官组织的功能情况,推测可能存在的疾病。血液检验包含多个项目,常见的有血常规检查、生化检验、免疫检验,以及肿瘤标志物检验。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主要通过了解血液中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计数等信息,判断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 生化检验 生化检验主要包括血糖、肝功能、血脂、血液微量元素、心肌酶、电解质等项目,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整体生理状态。 免疫检验 对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等多种疾病进行检测。 肿瘤标志物检验 肿瘤标志物检验能够检测血清中对肿瘤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标志物,比如癌胚抗原、癌抗原、甲胎蛋白等。 注意事项 检验前 预防药物影响:一些抗炎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会干扰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血液检验之前,患者需要告知医生自身的疾病史、用药史,便于医生调整检验方案。 空腹体检:大部分血液检验项目需要空腹采集血液(比如肝功能、血脂、血糖、胰岛素、肾功能等)。为避免食物影响血液指标,在抽血的前一天晚上,被检验者需要禁烟、禁酒,禁止喝咖啡和浓茶,还要清淡饮食;在检查前一天的晚上8时以后禁食,至少空腹12小时。 避免剧烈运动:抽血前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否则容易造成细胞酶释放或转氨酶升高,影响血液检验结果。 带好以往病历:在血液检查时需要带好上次检查结果,便于医生更精准地判断检验结果。 预留正确的个人信息:为了应对采集标准不合格后重新采集的情况,在进行血液采集时,需要预留正确的个人信息。 检验时 检查当天,受检者需要穿着宽松的衣物,便于医生进行操作;抽血时需要放松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和过度紧张;血液采集当天尽量在上午10时前完成,便于及时拿到检查结果。 检验后 血液采集结束以后,需要正确按压针眼进行止血,稍微用力按压3分钟~5分钟,不能按揉,防止皮下血肿。如果出现瘀血,需要提前告知采血人员;采血后,如果出现头晕乏力的症状,需要立即休息,饮用少量糖水,等待症状缓解;血液采集结束以后,需要听从医生指示按时取检查结果。抽血后的24小时,针眼部位需要保持清洁干燥。如果按压不当造成局部瘀血,可以在抽血1天后,使用温热毛巾湿敷缓解症状。 血液检验用途广泛,人们需要掌握检验时的注意事项,保证结果精准,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曹王中心卫生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