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静 文/图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增长,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医院经常会见到因为胸口不舒服到医院就诊的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人们来说,这些检查可能并不陌生。但是,心脏彩超检查的具体作用是什么呢?下面,笔者主要介绍心脏彩超检查的相关知识。 心脏彩超检查主要是利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技术,是一种能够动态显示心腔内部结构、心脏搏动情况和血液流动情况的一项影像学检查,对人体没有危害。心脏彩超检查就是类似摄像机的镜头,通过不断移动和变换镜头角度,让心脏结构能够准确地呈现出来,从而帮助医生判断心脏是否有问题。 目前,心脏彩超检查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具有以下功能。 心脏彩超属于动态观察检查方式,因此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心脏功能。医生利用探头可以观察心脏收缩功能,对室壁运动进行分析,从而计算出心脏泵血量、射血分数等数据;同时,还能了解心包及心脏临近组织的情况。 心脏彩超可以检查出大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狭窄、肺动脉口狭窄、心内膜缺损等。 心脏彩超除了对先天性心脏病有较好的检查效果外,对于后天因素导致的心脏疾病同样有很好的诊断效果。比如,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关闭不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肥厚型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等,均能使用心脏彩超检查进行诊断。 那么,哪些人需要做心脏彩超检查呢? 患者有头痛、头晕、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心电图检查、X线检查显示异常(如心律失常、心影面积较大等);重大手术之前,严重外伤后,特殊化疗药物使用前后等;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群;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等)、心脏瓣膜疾病、心脏支架植入术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后、心肌病、心肌炎等;需要确诊或排除心血管疾病,体检时发现双下肢水肿、心脏听诊有杂音等。 心脏彩超检查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受检者不需要空腹,可以正常饮食、服药。婴幼儿不能配合检查时,可适量使用镇静剂。在检查时,受检者要保持情绪稳定;左侧胸前检查区域或皮肤有创伤或破损者不宜检查。 有些人可能不理解做完心电图检查后,为什么还要做心脏彩超检查。其实,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冠脉造影检查的用途各有不同,且不可取代。 目前,心脏彩超检查是一项帮助医生快速排查各类心脏病的有效方法,心脏状况异常的患者,可以根据医嘱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尽早确定病情并及时治疗。 (作者供职于河南信合医院超声诊断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