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文刚
中医药治疗肿瘤历史悠久,疗效稳定,并且与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西医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相结合后,不仅可以减少相关药物的毒副作用,还能够有效增强肿瘤患者身体的免疫力,提升其术后身体的正气,增加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最终达到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但是,在日常生活和临床治疗中,有一些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由于缺乏对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正确认识,往往陷入“中药治疗肿瘤越补越好”“服用的中药毒性越大越好”“方剂越大、药物越贵越好”等误区,常常贻误了病情,错失了治疗肿瘤的大好时机,十分可惜,要以此为鉴。 误区一:“中药治疗肿瘤越补越好” 有一些肿瘤患者及其家属迷信补药,认为“有病必虚,虚则必补”。因此,在治疗肿瘤时,他们总是要求医生多开一些有补养功效的中药。殊不知,补药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而非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患者在选用补药时,需要遵照医生的建议。同时,医生时常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辨证后灵活选用补药。补养适用于虚证患者,且虚证患者也有不同类型,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选用补药。患者若滥用补药,往往会加重病情。肿瘤是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局部表现,多数患者伴有脏腑功能失调症状,不经医生指导,肿瘤患者盲目服用人参、鹿茸等大补之药,会变利为害,加重脏腑失调症状,诱发出血,导致肿瘤出现恶化趋势。 同时,肿瘤患者经确诊后,患者家属及其亲友出于关爱之心,经常给患者吃鸡、鸭、鱼、肉等高蛋白食物。殊不知,这样反而帮了倒忙,高蛋白饮食恰巧满足了肿瘤细胞无节制迅速增殖的营养需要,破坏了患者体内的酸碱平衡,降低了患者的抵抗力。针对肿瘤患者的日常饮食需要,医生建议患者饮食遵循营养丰富、合理搭配的原则。患者要严格遵守医生的饮食建议,坚持合理饮食。 误区二:“服用的中药毒性越大越好” 中医学理论强调,“毒气聚结成形”是肿瘤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常见一些患者及其家属,以及一些医生将肿瘤等同于“毒瘤”,治疗方法是“以毒攻毒”,采用大剂量有毒的中药,比如蛇蝎虫类、重金属矿物类,以及乌头、马钱子等中药,认为内服或外敷的中药毒性越大越好,可以治病。实际上,这样并非科学的治疗方法。 “以毒攻毒”法虽然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一个基本方法,但是片面理解为用大量毒性药的治疗方法,其实是“自杀疗法”。这样,肿瘤患者的肝、肾功能必然严重受损,直至衰竭。特别是一些中晚期肿瘤患者,身体已经非常虚弱,肝、肾功能已经衰竭,经此一“攻”,常常出现肿瘤没消除、患者被“杀死”的悲剧。 误区三:“方剂越大、药物越贵越好” 有的肿瘤患者看病,以为中药处方越大、药物越贵,疗效就会越好。患者看见医生只开五六种中药,便疑心药少治不好病。殊不知,医生遣方用药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因素综合考虑的,治病用药是以药能对症为原则,而非“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有的医生在临证时,喜欢开大处方,但是疗效未必好。 药品价格的高低,主要与它的原材料有关,原材料稀少,采集艰难,或者工序复杂,药价便高;反之,药品价格则便宜。这说明药品价格和疗效不成正比,只要对症用药,就能取得明显的疗效,不在于药价的贵贱。从医生的角度来分析,只有真正治疗疾病、副作用小、价格便宜的药才是好药,中药的价格并不影响疗效。治疗肿瘤也是一样,只有中药对某种肿瘤有效、毒副作用小、价格合理,才算好药。 总之,中医学认为,肿瘤的病因病机以“痰、毒、瘀、虚”较为多见,所以可以概括为痰湿结聚、热毒内蕴、气滞血瘀、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强调治病必求其本。因此,运用中医药治疗肿瘤时,必须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身体强弱、病期早晚,锁定主要病机,将主要病机作为治疗方向,进行辨证论治,采取或攻或补的方法,真正做到“扶正以祛邪,祛邪不伤正”,才能更好地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肿瘤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