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会昌
斑秃是一种累及毛囊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种族及性别倾向性不明。斑秃常呈头皮斑片状脱发,但所有覆毛皮肤均会受累。受累皮肤可呈淡红斑或正常。脱发斑边缘常可见感叹号样发。约10%可见甲受累。斑秃虽然不影响患者的一般健康情况,但是其损容性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导致焦虑、抑郁、社会功能障碍等。虽然部分轻症斑秃具有自发缓解倾向,但是其损容性及病程进展的不确定性等常使患者积极寻求治疗。斑秃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促进毛发再生、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现将斑秃的诊疗进展简述如下。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对于斑秃,一般依据典型临床表现可直接诊断,必要时亦可考虑毛发镜检查、组织病理检查、拉发试验等辅助诊断手段。在毛发镜检查中,短毫毛及黄点征为敏感的诊断标志。在组织病理检查中,可见毛球周围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拉发试验可辅助判定是否处于疾病活动期。 鉴别诊断 拔毛癖 拔毛癖是一种精神相关性皮肤病,毛发脱失为患者自行反复拔毛所致。拔毛癖多表现为脱发斑局部毛发密度降低,而非斑秃的局部毛发完全脱失。拔毛癖导致的脱发斑形态怪异,毛发根部正常,而非斑秃的感叹号样发。 头癣 头癣属于真菌感染性疾病。头癣可以引起断发,常可见局部红肿、鳞屑、脓疱等表现。头癣的真菌镜检结果呈阳性,可作为与斑秃的辅助鉴别手段。 瘢痕性秃发 由于各种原因(如盘状红斑狼疮、毛发扁平苔藓等)导致的局限性瘢痕性脱发,常伴局部皮肤剧烈炎症反应所导致的瘢痕形成、毛囊口消失等。而斑秃是一种非瘢痕性脱发,表现为毛发缺失部位皮肤正常。 另外,斑秃还需要与生长期脱发、休止期脱发、梅毒性脱发等相鉴别。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要调整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当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精神紧张等。要积极治疗伴发的炎症性或免疫性疾病。 局部治疗 外用激素 外用激素为斑秃治疗的一线药物,可用于治疗头皮、眉毛、胡须处皮损。对皮损面积较大者,可考虑使用强效激素封包。与强效激素相比,超强效激素可更好地诱导毛发再生。治疗3个月后,若无明显的疗效,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毛发完全再生可作为外用激素停用的临床指征。 皮损内注射激素 皮损内注射激素可作为单发、局限性及美容敏感部位斑秃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常用的皮损内注射激素包括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曲安奈德注射液、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部位包括疾病的活动区域、色素减退性毫毛、整个脱发斑及脱发斑边缘处头皮。注射深度为真皮和(或)皮下脂肪层。在诱导毛发再生及更持久缓解方面,皮损内注射激素的疗效优于超强效外用激素。治疗3个月后,如果无效,应停用皮损内注射激素。皮损内注射激素偶尔可导致皮肤萎缩,而皮肤萎缩可逐渐缓解。 局部免疫疗法 局部免疫疗法亦称接触免疫疗法,是一种通过外用接触致敏剂(二苯基环丙烯酮、方酸二丁酯、二硝基氯苯、蒽林)致局部发生轻度接触性皮炎,并实现毛发再生的治疗方法。局部免疫疗法适用于多发性斑秃、全秃、普秃、匐行性脱发、病程长及其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至少治疗3个月,才能评价疗效。停药指征为毛发完全再生。 外用米诺地尔 外用米诺地尔适用于稳定期及局限性斑秃,进展期斑秃忌用。外用米诺地尔需要与其他外用药、系统用药联用,以加快毛发再生后的生长速度。 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用于头皮、眉毛及胡须斑秃的治疗,但不应作为胡须斑秃的一线外用治疗药物。 外用前列腺素类似物 外用前列腺素类似物(如比马前列腺素、拉坦前列素)可作为治疗睫毛斑秃的一线用药。 系统治疗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急性进展期、大面积斑秃(多发性斑秃、全秃、普秃)。糖皮质激素可口服、肌内注射或静脉内给药等,在无口服给药禁忌时优选口服给药。口服给药常以中小剂量起始,可选用泼尼松、泼尼松龙等。肌内注射时常选用长效糖皮质激素,如复方倍他米松、曲安奈德等。连续给药、脉冲式给药均可选用糖皮质激素。连续使用糖皮质激素3个月~6个月,如果无效,应停药。 免疫抑制剂 仅在病情较重、糖皮质激素禁忌、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时酌情选用,亦可辅助糖皮质激素减量。 1.环孢素。环孢素可单用或与激素联用。对于成人斑秃,环孢素可单用,且效果明显。多数专家认为应用环孢素通常不应超过12个月。 2.甲氨蝶呤。甲氨蝶呤可单用或与激素联用。有时可作为重度斑秃的有效单用治疗。可皮下或口服给药。 3.硫唑嘌呤。硫唑嘌呤常用作激素减量药。要依据患者的应答及耐受性缓慢调整用量。推荐监测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活性。硫唑嘌呤可与口服激素联用。 JAK(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1.巴瑞替尼。巴瑞替尼(JAK1/2抑制剂)是首个被美国及欧洲批准用于成人(≥18岁)重度斑秃治疗的药物。 2.利特希替尼。利特希替尼(JAK3/TEC抑制剂)已被美国及欧洲批准用于治疗成人及≥12岁青少年重度斑秃。 3.其他JAK抑制剂。托法替布、鲁索替尼、乌帕替尼、迪高替尼等亦有报道应用于斑秃的治疗。 其他 小剂量口服米诺地尔可辅助治疗斑秃。辛伐他汀、依折麦布、氨苯砜、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柳氮磺吡啶等不推荐应用。维生素及营养补品对于斑秃无治疗意义。虽然有用芳香疗法、针灸、顺势疗法、印度式草药疗法、传统中医、脊椎按摩疗法、冥想、正念、粪菌移植及生物制剂等治疗斑秃的报道,但是均未达成共识。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PUVA治疗(光化学治疗)、NB-UVB治疗(通过紫外线照射来治疗皮肤病)、308纳米准分子激光治疗、低能量激光治疗、局部冷冻治疗等。 保守治疗 因局限性短病程(<1年)斑秃自发缓解率高,故对于此类患者不予治疗属于合理选择。泛发性脱发的长期预后较差,相较于不一定有效的长期治疗而言,可考虑使用假发、发片或接发。
疗效评估、停药标准和疗程
疗效评估 将患者最近的复诊情况与基线数据进行对比。进行疗效评估时,患者的病史、系列临床照片、脱发严重程度工具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斑秃症状影响量表等均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停药标准 系统性治疗(除外毒副作用)的停药指征包括:完全应答、脱发头皮终毛全覆盖、美容可接受性再生或无应答。当实现毛发完全再生且维持6个月、外用药足以维持毛发再生时,可停止系统性治疗。若24周~36周内未实现治疗目标,应改变治疗方案或调整药物剂量。如果出现继发于系统性治疗的严重毒性反应,需要停止治疗。 在停药期间,出现小复发时可考虑增加药物剂量、皮损内注射激素、短期系统应用激素。在进行足量系统性治疗时,如果出现大复发,应停用目前的治疗方案,并考虑是否开始加用免疫抑制剂等。 疗程与随访 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尽量缩短疗程,以降低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为使复发的风险最小化,在转入维持治疗或停药前,应在毛发完全再生后维持治疗6个月~12个月。维持治疗的详细标准尚未建立。随访周期依治疗策略而异。 对于斑秃患者,应依据其年龄、合并症、疾病严重程度及活动度、疾病负担、备选方案等进行个体化治疗。对于轻症斑秃患者,以局部治疗为主;对于重症斑秃患者,可局部治疗联合系统性治疗。因斑秃具有一定的自发缓解倾向,故对于短病程局限性斑秃可考虑保守治疗。 (作者供职于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皮肤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