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学勤 李纳纳
心身医学是一门最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学科,涉及综合医院各个科室。在此,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心身医学相关领域的重要成果。 心身神经病学 卒中后抑郁是卒中后最常见的非认知性神经精神并发症。约1/3的卒中幸存者患卒中后抑郁。睡眠障碍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在不同人群中,年龄小于60岁且性别为女性的卒中患者发生卒中后抑郁的风险较高。教育水平较高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风险降低相关。 50%的多发性硬化患者会出现抑郁症状。研究发现,对于多发性硬化并发抑郁,肠道菌群调控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干预措施。功能磁共振和结构磁共振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助于多发性硬化并发抑郁的治疗。 心身心脏病学 心身心脏病学又称“双心医学”。抑郁和焦虑会使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死亡率上升。重度抑郁和自闭症在表型和遗传上与冠状动脉疾病相关。研究发现,由具有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资格的临床医生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可显著减少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焦虑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压力和抑郁等心理因素已被分别确定为主要和次要心血管危险因素。 心身肿瘤学 心理压力会影响抗肿瘤免疫应答,从而降低癌症患者的化疗和免疫治疗效果。一项随机、多中心研究发现,正念意识实践和幸存者教育均可缓解年轻乳腺癌幸存者的抑郁症状。加拿大的研究团队发现,与常规护理相比,CanDirect(一种新型电话抑郁自我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癌症患者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 心身内分泌学 2型糖尿病和精神疾病是相互伴生、互为风险因素的关系。抗精神病药可能导致体重显著增加,37%~86%的首发精神疾病患者在治疗第一年内体重增加>7%。肥胖是严重精神疾病患者患病率及死亡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的重要原因。生活方式干预对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在减重方面的获益尚不明确。在药物干预方面,包括二甲双胍、GLP-1(肠道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受体激动剂等降糖药物的减重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 心身重症学 谵妄是ICU(重症监护室)患者住院期间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减少ICU患者出现谵妄的重要方法。ICU患者的急性疾病和医源性因素多为谵妄的诱发因素。我们可以通过预防和治疗性干预减少发生谵妄的风险。医源性因素大多与镇静药物的使用及相关医疗操作有关。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可以减少谵妄的发生。另外,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身体约束,会增加发生谵妄的风险,而在病房内摆放电视机可减少发生谵妄的风险。 心身儿科学 消化系统心身疾病的发生率在儿内科心身疾病中居首位,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儿童溃疡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儿童溃疡病的发生与儿童精神紧张、焦虑显著相关。目前,桥本甲状腺炎患儿明显增多。研究显示,桥本甲状腺炎与焦虑、紧张等有明确的关联性,心理疏导治疗已成为该病的重要治疗方法。 心身皮肤病学 肥胖的银屑病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银屑病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的概率高达62%。生物制剂在中重度银屑病的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且可改善抑郁症状。许多研究表明,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后,情感症状显著改善。乌司奴单抗可以改善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 心身精神病学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精神障碍,是一种与躯体症状紧密相关的心身疾病。在青少年及其家人意识到心理问题的存在和心理问题对身体产生严重影响时,躯体护理总是先于精神护理。因此,相关研究提出,对这些青少年进行多学科护理,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 与安慰剂相比,Tenoten(一种抗焦虑药物)在治疗患有躯体形式障碍的成年人的焦虑方面更加有效,主要表现在感觉系统障碍和呼吸道症状减少。相较于传统药物,Tenoten更加安全。研究发现,练瑜伽对于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是有益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坚持练瑜伽2周,疼痛严重程度明显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