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医技在线
 
第六版:基层视角
 上一版    下一版  
“组团式”帮扶 让群众看病更方便
办好夜间门诊 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为患者看好病,是我一生的追求”
节后综合征 你“中招”了吗
肾脏健康 从关注尿液泡沫变化做起
“患者的信任是我前进的动力”
1
11 1 2024年2月22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组团式”帮扶 让群众看病更方便
 

本报记者 王平  通讯员 赵培恒 李向可

   “外面下这么大的雪,你们来家里为我看病,我心里非常感激!我现在走路能走稳了,腿也不疼痛了,我就不用吃药了吧?”2月20日上午,天寒地冻,白雪飘飘,平顶山市郏县中医院中医科主任张彦珂带领定点帮扶单位——郏县李口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冒着皑皑白雪来到郭楼村随访时,大病出院患者郭某问。
    原来,郭某曾因左侧肢体麻木、疼痛、无力,来到郏县李口镇卫生院急诊科就诊。张彦珂接诊患者后,经过查体及彩超检查,认为患者病情严重。张彦珂立即开通卒中绿色通道,为患者做头颅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排除出血病灶,诊断其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经患者家属同意后给予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经过治疗,郭某痊愈出院。
    “连续下雪,患者的病情怎么样?上次购买的药按时服用了吗?”张彦珂一边对随行的医务人员说,一边向患者家中走。
    “大叔,您现在恢复得不错,但是药还得继续吃,可以适当减量。在康复期间,您要坚持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定期测量血压、血糖啊!”张彦珂叮嘱郭某。在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时,张彦珂详细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张彦珂给患者家属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若患者出现异常症状,可以随时联系,有利于提供及时、有效的诊疗服务。
    2022年年初,郏县卫生健康委选派郏县中医院中医科主任张彦珂,来到李口镇卫生院进行健康帮扶。张彦珂经过走访调研,发现李口镇卫生院地处偏僻,距离平顶山市区、郏县县城较远,并且急诊急救能力存在不足;因缺少诊疗设备、人才等因素,导致当地群众不得不舍近求远去外地治疗疾病。于是,张彦珂与郏县李口镇卫生院院长刘耕秀沟通,决定成立急诊科。
    “近期,由于医务人员的急诊急救技术水平提高了,服务热情周到,来卫生院就诊的患者数量有所增加……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上级医院的帮助啊!”刘耕秀微笑着说。
    今年年初,张彦珂与刘耕秀经过考察、分析,并召开卫生院全体职工大会,决定开展以科带院、科室共建等技术帮扶,逐步形成了“三高一低”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管理模式提高、群众满意度提高、患者看病费用降低的就医新局面。
    “刚来卫生院进行帮扶时,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和办公环境都比较落后。如今,卫生院的诊疗环境、诊疗设备都焕然一新,医务人员鼓足了干劲儿,形成了‘比、赶、超’的学习氛围,看着都让人喜欢。”张彦珂微笑着说,“如今,在李口镇,越来越多的急危重症患者选择在卫生院就诊。”
    2023年12月,为了加大帮扶力度,郏县中医院又选派中医科、口腔科、影像科的专家来到李口镇卫生院,开展“组团式”“驻扎式”技术帮扶。张彦珂说,根据卫生院的实际情况,从周一到周五,甚至星期天都安排了医生坐诊,能够保障群众“随到随治”。其间,张彦珂带领帮扶专家实施“传、帮、带”技术帮扶,帮助卫生院培养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激活卫生院的“造血功能”,初步实现了诊疗技术稳步提升的目的。
    “县级医院专家来到卫生院、来到群众的身边把脉问诊,如何把这一好消息传到千家万户呢?如何让群众就近享受到便捷的诊疗服务呢?”刘耕秀说,为此,他们安排人员制作了30余条宣传条幅放到街道显眼的位置;利用全镇23个村卫生室的32名乡村医生,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诊疗工作,通过入户体检、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健康知识宣传页、义诊等形式,营造“专家在身边、看病不跑远”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目前,李口镇卫生院通过科室共建、技术帮扶等措施,组建起了“疼痛、康复、慢性病管理”3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该院的中医科、口腔科、影像科、妇科已成为群众认可的“品牌”科室。
    “今后,我们将继续把健康帮扶工作做到实处,加大防返贫动态监测力度,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不断完善健康帮扶措施,为基层培养更多的健康‘守门人’,助力郏县乡村振兴工作。”张彦珂说。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