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伟涛
骨盆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多块骨头组成,包括髂骨、坐骨、耻骨、尾骨等。骨盆恶性肿瘤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通常表现为骨盆区域的异常肿块、疼痛、骨折、局部肿胀和功能障碍等。骨盆恶性肿瘤的特点包括发展缓慢、疼痛明显、易导致骨折、影响行走和站立等。由于骨盆位置深,且周围存在大量的腔隙,因此骨盆恶性肿瘤往往巨大,且难以早期发现。早期发现骨盆恶性肿瘤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线检查、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MRI(磁共振成像)检查等。此外,高危人群,比如曾经接受过放射线治疗或有骨盆恶性肿瘤家族史的人群,需要定期进行骨盆区域的影像学筛查。一旦发现骨盆区域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常见的骨盆恶性骨肿瘤有哪几种 骨盆恶性骨肿瘤包括骨肉瘤、软骨肉瘤、尤文氏肉瘤、淋巴瘤、骨髓瘤、骨盆转移瘤等。骨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骨肿瘤。软骨肉瘤是一种来源于软骨组织的恶性肿瘤。尤文氏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淋巴系统。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肿瘤。骨盆是骨转移瘤的常见部位。骨转移瘤是原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各种途径转移到骨骼组织所形成的肿瘤。在骨盆恶性肿瘤中,骨转移瘤占80%以上。 2020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WHO骨与软组织肿瘤分类》,将软骨肉瘤Ⅰ级升级为恶性肿瘤。 骨盆恶性肿瘤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骨盆恶性肿瘤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主要有以下几种: 骨折:骨盆恶性肿瘤的生长会破坏骨骼结构,增加发生骨折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行走和站立能力。 疼痛:骨盆恶性肿瘤常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难以正常活动和休息。 残疾:骨盆恶性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会对周围组织和器官造成压迫和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功能,甚至导致永久性残疾。 转移:部分骨盆恶性肿瘤有转移的倾向,可能会向身体其他部位扩散,加重患者的病情,增加治疗难度。 心理影响:在骨盆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患者会感到焦虑,心理压力较大,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 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骨盆恶性肿瘤,减轻其对患者的危害,至关重要。 骨盆恶性骨肿瘤的手术难度和致残可能性 骨盆恶性骨肿瘤手术的难度通常较大,原因是骨盆区域的解剖结构较复杂,周围器官和血管密集。骨盆恶性骨肿瘤手术需要由专业的骨科医生和外科医生团队进行,需要精细的操作和先进的设备来确保手术成功。 根据部位不同,骨盆恶性肿瘤保肢治疗的基本术式包括髂骨肿瘤切除(pⅠ型)、髋臼周围肿瘤切除(pⅡ型)、耻骨和坐骨肿瘤切除(pⅢ型)等。 由于骨盆恶性骨肿瘤的位置和生长特点,手术可能会涉及重要的神经、血管和器官,因此风险较大。此外,骨盆恶性骨肿瘤手术后的康复过程较为复杂,患者需要长期康复治疗和功能锻炼,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功能。 在一些情况下,骨盆恶性骨肿瘤手术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残疾。肿瘤较大或肿瘤已经侵犯周围重要结构的患者,因手术发生残疾的概率较高。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手术可以有效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常见的骨盆恶性骨肿瘤手术方式有哪些 常见的骨盆恶性骨肿瘤的手术方式有以下几种: 半骨盆截肢术:过去,对骨盆恶性骨肿瘤主要采用半骨盆截肢术进行治疗。根据切除范围,半骨盆截肢术可分为经典半骨盆截肢术和改良半骨盆截肢术。半骨盆截肢术对于骨盆恶性骨肿瘤的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 骨盆恶性肿瘤的切除与功能重建:对于不同类型的肿瘤,手术方式和重建方法会有所不同。要根据肿瘤的部位和性质、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通常通过前方切口或其他方式切除肿瘤。 骨盆假体重建的方式,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骨盆假体重建经历了从初期的简单修复到现在的个性化和模块化设计的转变。早期,进行骨盆假体重建时多采用异体骨移植和自体骨移植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存在排异反应、供骨量不足和手术创伤大等问题。随后,人工假体的使用逐渐流行,特别是在恶性肿瘤切除后的骨盆假体重建中。 现在的骨盆假体重建方式主要包括: 定制型假体:根据患者的具体解剖结构设计和制造的假体,能够更好地适应患者的个体差异。定制型假体的优点在于能更精确地匹配患者的解剖结构,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假体的稳定性。其缺点是成本较高,且术中调整能力有限,需要依赖精确的术前规划和导板截骨。 组配式假体(或模块化假体):由不同的标准化组件组合而成,可以根据手术需求进行现场组装。组配式假体的优点是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手术过程中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但是,组配式假体可能在长期稳定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3D(三维)打印假体:近年,3D打印技术在骨盆假体重建中得到广泛应用。3D打印假体可以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且制造起来快速灵活。3D打印假体的优点是可以实现高度个性化设计,以适应复杂的解剖结构和功能需求。然而,这种技术的成本较高,且长期生物相容性和耐久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结合临床研究,专家认为,骨盆假体重建的发展趋势如下: 个性化和精准医疗: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进步,未来的骨盆假体重建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精准化。 新材料的应用:生物相容性更好、力学性能更优的新材料将被开发并用于骨盆假体重建。 3D打印技术的普及:随着3D打印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3D打印假体将在骨盆假体重建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生物力学性能和功能重建的结合:未来的骨盆假体设计将更加注重生物力学性能和功能重建的结合,以提高假体的稳定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髋关节旋转上移术在骨盆恶性肿瘤切除和置换术中的作用和地位 髋关节旋转上移术是骨盆恶性肿瘤切除与下肢旷置的改良技术,主要手术步骤包括: 骨盆恶性肿瘤切除:先进行广泛的骨盆恶性肿瘤切除术,这可能包括髋关节和相邻骨盆部分的切除。 髋关节移位:在确保肿瘤被彻底切除后,将股骨头移至骶骨的侧面,然后旋转上移。 固定:使用合适的手术固定物,如钢板、螺钉等,将移位后的股骨头与骶骨或剩余的骨盆结构固定。 重建: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肌腱或其他组织来进一步稳定和重建髋关节周围的结构。 髋关节旋转上移术的作用: 髋关节旋转上移术的主要作用是在进行必要的肿瘤切除后,尽可能保留患者的肢体功能。通过将股骨头移位并固定,可以在没有传统髋关节的情况下,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撑和稳定性,从而让患者在一定程度内恢复行走和站立的能力。 髋关节旋转上移术的效果: 功能保留:虽然患者在手术后可能无法完全恢复正常的行走功能,但是相较完全的肢体切除,这种手术方法可以让患者有更高的自主移动能力。 肿瘤学效果: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彻底切除肿瘤。髋关节旋转上移术使广泛切除成为可能,同时可减少因肿瘤切除导致的肢体功能损失。 生活质量:尽管手术后患者的活动范围可能会受限,但是相较完全的肢体丧失,对患者的影响要小得多。 需要注意的是,髋关节旋转上移术的成功率和效果可能会因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手术操作人员的技术不同而有所差异。手术后的康复和物理治疗对于患者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肿瘤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