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永胜 通讯员刘 冰)遗传学上,寄生胎又称胎中胎,发病率为50万分之一。2月19日,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专家团队成功为一名出生仅6天的男婴摘除了寄生胎。目前,患儿在重症监护病房继续观察治疗。 家住洛阳的王女士在当地医院进行孕期常规四维产检时发现胎儿有异常情况。于是,孕29周的她到洛阳市妇幼保健院进一步检查,彩超检查显示胎儿右侧胸腔内有个直径约3.4厘米的囊实性包块,有彩色血流信号。产科、儿外科、超声科专家经会诊,考虑是寄生胎,但王女士无需终止妊娠,只需密切监测,待宝宝出生后摘除其体内的寄生胎即可。 寄生胎通常指完整胎体内寄生一个或几个不完整的胎体,会随着完整胎体的成长而成长,一般缺少心、肺等人体重要器官,可以理解为一种良性肿瘤,如果长期在体内危害较大。一般来说,寄生胎好发部位为腹膜后及腹腔。而刘女士体内胎儿的寄生胎发生在胸腔,更为少见。 “2月8日,孕36周加5天的王女士来我院产检,因临近足月,我们就为她办理了住院。”洛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一区主任丁俊青说。2月13日,男婴顺利出生,体重为3250克。经彩超检查显示,其右侧胸腔内的囊实性包块直径约6厘米,压迫脏器,影响肺部发育,导致男婴出生后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男婴被送到了新生儿科进行干预治疗。 由于新生儿脏器小、血管细,手术操作难度高。同时,寄生胎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专家团队预先制订了详细的手术方案。2月19日下午,经过1个多小时的手术,专家团队将男婴胸腔内的寄生胎成功摘除。 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主任许富星说,寄生胎本身发育极不完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寄生胎的营养供给均来自寄主。寄生胎常因缺乏营养而导致发育不正常或严重的畸形。 |